洪水不分藍綠,也不會二八拆帳,水患後打口水仗毫無意義。我們先要認清:整治整治,水,「你不治它,它就整你」。
大家現在經常聽到「淡水河現在水質是三十年來最好」,各位可知這背後有多少人的汗水?
洪水不分藍綠,也不會二八拆帳,水患後打口水仗毫無意義。我們先要認清:整治整治,水,「你不治它,它就整你」。
大家現在經常聽到「淡水河現在水質是三十年來最好」,各位可知這背後有多少人的汗水?
中日兩國關於釣魚台的主權爭議,昨日有戲劇性的變化,繼中共總理溫家寶在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前發表強硬談話,要求日本政府盡速無條件釋放被拘留的中國籍船長,否則將採取進一步行動後,日本那霸檢察官突然宣布為了維謢中日友好關係,決定釋放大陸船長,讓一度緊張升高的中日關係,出現緩和的轉機。
此一事件起因,是大陸一艘漁船在釣魚台附近捕魚時,遭日本巡邏艇拘捕滯留,雖然在中共抗議下船長仍被留置,引起中共嚴重關切,多次透過外交管道向日方提出嚴重抗議,但日方一直未交人。日本政府此次處理漁船事件之所如此強硬,應是一方面當時首相菅直人正在競選黨內黨魁寶座,不願意對中共示弱,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近期美日關係密切,且美國對於中共似有提升較勁意味,在美國撐腰下日本政府護衛釣魚台的立場也轉趨積極。
據中央社報導:北京駐新加坡大使魏葦,在紀念兩國建交二十週年記者會上說,星國和台灣探討簽署經濟合作協議,屬於經貿關係範圍,大陸並不反對;北京反對的,只是建交國和台灣「發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這個立場並無任何改變。他也說:改善兩岸關係,是北京政府長期以來追求的目標,而ECFA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步驟。
大陸官員前此雖曾發表過類似言論,但場合不如這次正式,用語也沒有這樣明確。如從台灣角度去看,這番話恰好證實了我常向外國朋友們,描繪台灣外交處境時的說詞:我們創造了「實質外交」或「彈性外交」的領域,在世界外交史上開啟了新的一頁。
台北花博昨天進行了應變演練。相較於異常的空心菜價,異常的岡山大雨,這一則新聞引起的注意非常有限。不過,估計八百萬人參觀,一六○億經費的展覽是不是應該正常的受關注?正常的接受檢驗,正常的改正?許多事平常就依程序實做,就不會有異常的損失,異常的口水了。不是嗎?
台北花博在經費和展期規劃上都採高標,精神可嘉!對展前演練,我們也希望以先進國家的水平來惕厲。報載昨天演練內容是突發狀況的處置,重點在團隊內部的協調和熟練,這是正常作業,當然要做。但是如此超大型活動前的演習是否只要這種「各就各位」的操練呢?看看別人,我們認為只有內部模擬是不夠的!這類國家/都市盛事,要大規模邀集社會參與演練,才能廣收批評,集思廣益;進而喚起共識,追求共同榮耀。尤其花風暴暫息之刻,應痛自反省,重整旗鼓,大聲說:「為什麼辦花博?」,用力邀:「一起把花博辦好!」
這一個月中,先後帶了來自紐約和香港的媒體朋友逛永康街一帶,去了幾個可以稱之為「把生意做成文化」的地方,深獲這些媒體人士的喜愛,不只當場就熱烈地拍照、寫起電腦筆記來,之後還不斷地詳問相關的人名店名等等資料,並表示會將報導文章寄回。
為什麼這些「把生意做成文化」,而非「把文化做成生意」的店家會如此讓人感動?某位香港記者回答我,他說在香港不容易看到這些傻氣、堅持理想的生意人。
最近有關老人的新聞很多,在凡那比風災中,高雄縣普德養護中心多名老人泡水的新聞尤其讓人不忍。國內的安養機構多半品質不佳,合格機構如鳳毛麟角,也非一般民眾所能負擔,在在凸顯老人照護問題亟需解決。
凡那比颱風帶來驚人豪雨,南台灣頓成水鄉澤國,處處積水,寸步難行,民代重批,民怨四起。高雄市長陳菊在第一時間表示,治水不力,八成中央要負責,引發更大風波。水利專家李鴻源公開質疑,高雄水患是區域排水問題,有那一件是中央負責的。其實,現在救災最重要,不是推諉責任的時候。
最新民調顯示,台灣主張兩岸永遠維持現狀的民眾首度過半,已達51%,較2000年增加19%;陸委會的民調採取較簡單分類方式,剛出爐的數據顯示,高達86%的民眾支持維持現狀。此一趨勢引發不同的解讀,有論者認為,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民眾不願被大陸統一,有被併吞的憂慮,政府應該放緩兩岸和平發展的腳步,以行穩致遠。也有論者認為,大陸讓利不斷,不再以武力相威脅,台灣民眾反而趨獨,大陸應該恢復對台文攻武嚇。
這兩種論點,其實都是對民意的誤解,犯了郢書燕說的謬誤,也不具現實基礎支撐。試問,現狀究竟是什麼?是如一部分人所憂慮的,台灣正無可挽回地趨向鎖國封閉、抗拒統一?或只是對兩岸關係現狀的滿意?
中國大陸的銀行監理委員會日前公告土地銀行、第一銀行、合作金庫、彰化銀行分別獲准在上海、蘇州、昆山等地籌建分行。依據「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後續協商,這些分行經營滿一年有獲利的條件下,將可經營台資企業的人民幣業務,開業兩年而能獲利,則可經營一般人民幣業務。此項消息的宣布,代表台灣銀行業在大陸市場的營業不再只是空談,而是正式進入實際運作的階段,可為台灣銀行業增加經營範圍並提供脫困的機會。
回顧台灣銀行業的發展史,可以發現金融政策上經常呈現「過猶不及」的現象。早期因為銀行業屬於特許行業,政府採行的是嚴格的管制政策,市場上僅許可25家銀行經營金融業務,且大多數控制於公家手上,只有極其少數的銀行如世華銀行、上海商業銀行為民間所有,其餘臺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三商銀等行庫,均屬於公營。
最近十年,台灣新聞界開始關心與報導台灣各龍頭大學的世界排名。外界做大學排名有多種不同的方法;有人訪問彙整世界學術領導人的主觀評比、也有人以科學論文之質與量做客觀排序、當然也有對主客觀數據予以加權的做法。這些排名數據起起落落偶有參差,公布之後國內大學也都各自發表評論。排名好的雖然只是名次小升卻也喜形於色;排名差的則總是說數據有偏差,低估了自己的真實地位。這樣的新聞年復一年,但論其實質改變,則恐怕相當有限。
了解世界學術發展圖像的人都知道,真要批評台灣高等學術的實力,則「世界百大」實在不是一個有意義的指標。如果台灣真有一所大學敢稱世界一流、對學術界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則大概要到世界排名前五十,才庶幾乎近。但是衡諸過去幾次的排名,台灣最好的大學也只是在百名前後遊走。即使有往前移動的趨勢,但也動能有限,看不出來有大幅躍進的跡象。
未來3?5年內,朝鮮的內部變化可能威脅到台灣的現狀。「朝鮮因素」是國民黨及民進黨都不能輕忽的。
一般的看法下,朝鮮威脅的是東海的局勢,而台海是東海的一部分,因此若朝鮮局勢影響到東海,自然牽動台海。但是,這種地緣政治下的老生常談,並不足以點明事態,反倒會因為大家把台海問題當作東海問題的「次生」風險,而忽略了真正的「主生」風險:台灣的命運直接和朝鮮的局勢綁在了一起。
全球經濟最近幾年遭美國次級貸款引發風暴襲擊,大多數都受到影響,直到這一年才開始有些起色。東南亞國家也無法倖免,有好幾個國家還一度跌入負成長,但是淒風苦雨中的一個異數就是越南。
越南在過去十年以來,經濟成長一直維持在平均百分之七以上,成就相當傲人。越南總理阮晉勇曾經在被問及如何形容越南經濟時指出,「越南,是一個擁抱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體系,通過外國投資將貧苦大眾從貧窮中解放出來,是我們(越南)經濟計畫裡重要的一環」。
胡適心懷對前途的暗淡與憂愁,自上海乘克里夫蘭總統號輪船,赴 美國「隨便看看」。想不到這一看就是近十年的時光。
傅斯年去世後,當局任命錢思亮為台大校長。1951年12月20日,傅 斯年逝世一年忌辰,台灣大學為紀念傅氏開創台大一代新風之功績, 按照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為該校創始人、美國第三任總統傑弗遜(Tho mas Jefferson,1743-1826)專門在園內建造陵墓的成例,特在台大 實驗植物園內專門劃出一塊地建造羅馬式紀念亭,亭中砌長方形墓一 座,墓前立有無字碑,修有噴水池。園中有兵工署捐贈的一座紀念鐘 ,鐘上鑄有傅斯年提出的「敦品勵學,愛國愛人」八字校訓。
台灣政壇的咄咄怪事,看三次颱風即可知曉。九年前潭美颱風帶來水患,高雄工務局長說:「外省人來太多。」去年莫拉克颱風重創南台灣,地方首長一致稱:「救災是中央的責任。」今年凡那比水淹大高雄,陳菊市長又說:「中央有八成責任。」對治水和救災,如果地方官員都抱持這種「都是別人錯」的態度,民眾如何能免於水患之苦?
陳菊把責任推給中央,當然是比較輕鬆的選擇,因為現在中央是國民黨執政。但她難道竟忘了,過去十年有八年是民進黨在中央執政,過去十二年高雄市政則全都在民進黨手裡?她就算推得掉地方防災疏漏之責,也推不掉民進黨中央治水不力的責任。更遑論謝長廷在閣揆任內規劃的八年一千多億的治水方案,已經執行五年,投下七百多億資金,結局竟然是越治越淹。陳菊和蔡英文忘記自己也曾是手握大權的中央大員,一味把責任往外推,只是愈發暴露綠營「爭功諉過」的特質。
和日本人談什麼主權觀念?藉九一八事變製造了一個滿洲國,這就是日本人的主權觀念;藉七七事變想要併吞整個中國,這就是日本人的主權觀念。何止如此,二戰中後期,扛著太陽旗的日本皇軍像豆子一樣撒滿南洋諸國,這就是日本人的主權觀念。
日本人一向用軍刀來定義他的主權觀念,如果被日本軍刀指向的國家不同意,只有用血肉去抵擋軍刀;這就是二戰前後整個東北亞、東南亞諸國共同的血淚經驗。
919水災甫告一段落,又有一個新的颱風在台灣附近徘徊,現在不但還未到追究水災責任的時候,甚至連水災善後都非當前急務,要趕快做好防備下一個颱風的工作,尤其許多地區已飽受惡水凌夷,無數居民尚未回復其日常生活,若干重要排洪設施亟待修復,如果再遭另一場風暴大雨凌虐,災情怕要更加慘重。
當這些緊急應變措施處理完竣,更重要的工作乃是如何徹底整頓水利與防洪設施,即使再逢200年一見的大雨,也不致造成如此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失;防災正好提供許多重要的訊息,足以做為前車之鑑,亡羊補牢,永絕後患。
當陳菊為高雄淹大水一事哽咽道歉,並強調自己不會卸責之時,民進黨高層也開口說話了:「選情終究會回歸理性。」
如果回歸理性來看,淹水這件事,也許首先該歸責於老天爺。短時間內颱風帶來的雨量,到達了兩百年最大降雨預測水準,既有的都市排水設備當然不及應付。由於溫室效應造成的氣候異常,近幾年內全球各地頻頻成災,雨量動輒打破百年紀錄,氣候變遷甚至使得過往的預測模式失靈。
溫家寶赴紐約出席聯大會議,並將和美國總統歐巴馬進行會議,人民幣匯率是重要議題之一。但在這次會面之前,溫家寶在紐約公開消毒,強調人民幣沒有大幅升值的基礎,這讓歐巴馬感受莫大國內壓力。特別是十一月中旬美國的期中選舉,民主黨可能敗選的氛圍。
人民幣會成為世界議題,固是中國崛起的必然結果,而最近國際間貨幣競爭力排名,人民幣一舉超越日圓,成為次於美元、歐元與英鎊的全球第四位次競爭力貨幣,更是興波助瀾。
過去十年,台灣所處的大環境發生了三個重大的變化。
第一就是東亞權力平衡的變化,主要是中國大陸的和平崛起。越戰結束至今卅餘年間,美國的經濟實力始終維持在全球的四分之一左右。日本自二戰以後快速爬升,最高曾達到美國一半的水準,傲然站上全球第二位,但最近廿年又一路下滑至美國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