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是中國古老的神傳文化,與棋琴畫並列為四「藝」,是借助中國文字美的結構造型來表達感情的傳統藝術。其內涵博大精深,包容了畫的意境、詩的情感、音樂的旋律、舞蹈的韻味、武術的神采、做人的哲學……所謂無色而有繪畫的絢爛,無聲而有音樂的韻律。
目前分類:名人堂/專欄/社論 (2046)
- Sep 27 Mon 2010 07:40
《世紀專欄》中國書法淺談
- Sep 26 Sun 2010 07:43
中央給一億建水閘 市府退回八千萬
凡那比的大禍已經造成,現在至少要聽到反省及檢討的聲音。但相對於各界在災後提出水利、都市規劃及國土保安等方面的建議,這幾天卻只見綠營官員試圖規避人為疏失的檢討。
先是諉稱區域防洪、流域治理權責不在地方,但事實上九一九「都市型洪災」不折不扣是都市排洪出問題,完全是地方政府的事;又把已分流的汙水、雨水兩個下水道系統混在一起,把不同的預算、進度混在一起,宣稱對治水已盡心盡力,其實是藉渾水遁走;當然更別談檢討滯洪池、水岸景觀工程脫離防洪規劃等事實,一切言行皆在規避責任追究。
- Sep 26 Sun 2010 07:42
日本裏子面子皆輸
拗不過強大的外交壓力,日本終於釋放了中國船長詹其雄。詹其雄搭乘專機返回福州時,雙手比出勝利的手勢,儼然英雄歸來狀。相對的,日本國內立即掀起一波批評政府失能的聲浪,菅直人內閣這次可謂內外皆輸。
日本最大的錯誤,是前倨後恭。漁船碰撞事件發生時,菅直人正面臨黨內小澤派的逼宮,採取強硬態度以爭取民意支持,或可理解。但在獲勝重新組閣後,菅內閣卻未回歸理性務實處理,反而變本加厲強硬以對。結果,不僅激怒北京政府,更燒出中國社會的反日情緒,弄到難以收拾。
- Sep 26 Sun 2010 07:41
二枚財政未爆彈
半個世紀後,台灣社會將浮現一幅老者眾、少者寡的人口圖象:台灣婦女一輩子平均只生一個孩子,而每二個台灣人,就有一個超過65歲。少子化與人口老化衍生許多問題,財政惡化將是最直接的一個。台灣在17年前進入高齡化社會,11年前起生育率逐步下降,迄今已是全球最低,但政府仍無因應少子與人口老化的財政政策。當人口結構改變的壓力飆升,政府該操心的何止是人民老得太快或生得太少,更該設法拆解隨著少子與老化而來的國家支出擴張、收入下降這二枚財政未爆彈。
主計處最近公布98年度中央政府決算報告,預警未來30年政府須 面對的潛藏債務總額達13.3兆元,與人口老化緊密相關的勞保與軍公教退休金給付就達13.1兆元。換句話說,政府應付未付的潛藏債務中,98%屬於退休給付,相當於現有4.9兆元國債的2.67倍;與即將破表的國債相比,兩者同樣棘手。其中,攸關900萬名勞工的勞保老年給付,98年起已經進入實質虧損,現行隨收隨付的財務處理,讓每個新生兒一呱呱墜地,就得合力扛起上兆元債務。當付款的孩子愈來愈少、請領的老人愈來愈多,勞保基金預估18年後就會面臨破產,而那時還不到 人口老化的最高峰,下一代所背負的這一老化世代引爆的錢潮壓力,已無可想像。
- Sep 26 Sun 2010 07:41
從釣魚台映射台灣
東北海岸線上有個三貂角,是從西班牙語的「聖地牙哥」轉譯而來的名字,這是台灣最東北邊的折角,車行至此就往南直赴宜蘭。這裡循著山徑而上有座燈塔,是看海的好地方,若有千里眼遙遙往東北望去,不過百來海里,就可眺見最近又生事端的釣魚台列嶼。
地理上,釣魚台分明離台灣島很近,我們也一再聲稱那是台灣的領土。但台灣的保釣運動漸趨沈寂。最近大陸漁船被日本扣押,導致中國與日本為釣魚台列嶼主權爭執升高,已到關係緊張、瀕臨破裂地步,台灣社會卻出奇地淡漠,只有零星抗議。
- Sep 26 Sun 2010 07:40
釣魚台事件/不隨中起舞 但拒當病夫
在中國的強勢反制下,被日本羈押的大陸船長終獲釋放返國;眾人以為此次事件應該告一段落,沒想到中國卻更進一步要求,日本必須道歉與賠償。此不僅反應,先前中國得不到日本善意回應的憤怒,更關係到日後主張釣魚台是中國領土的立論根據。
毫無疑問的,無論從國內民族意識,或保釣民粹的壓力,乃至一貫堅持釣魚台為中國固有領土的立場來看,無罪釋放船長,乃是中國預期日方自尋外交下台階的慣常途徑,此亦是歷史上解決此一海域漁業爭端的必然結果。至於道歉與賠償,恐是日方從未想到的後果。
- Sep 26 Sun 2010 07:39
釣魚台事件/如果中國對我經貿威嚇…
中國大陸在釣魚台中國漁船船長被扣事件中,透過經貿不對稱實力,取得對手政治退讓的威勢手段,使全球留下深刻印象,更開啟東亞等國經貿互動,將受地緣政治干擾序曲。
中國大陸已於今年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透過此次事件,向全球展現政治籌碼化經貿優勢的強勢作風。
- Sep 26 Sun 2010 07:38
大陸當腹地 台灣坎城不是夢
高水準的影展影響力非常大,威尼斯影展落幕,華語片如《陳真:精武風雲》、《狄仁傑》在這屆很風光,其實,這兩部片也參加剛結束的多倫多影展,英文媒體如《時代雜誌》和《華爾街日報》已迫不及待報導威尼斯影展的一舉一動,現在,歐美影迷應無人不識徐克、甄子丹、劉德華、李冰冰…了吧!
日前,有五都市長候選人重提文化創意產業,說要建設台灣「坎城」。其實,不妨拿現有的高雄電影節與南韓釜山電影節比較,兩者歷史相若,但後者已發展成為亞洲第一的影展,每年參展的影片有三、四百部,參展的國家達到七、八十國。
- Sep 26 Sun 2010 07:37
孩子,為何望筆興嘆?
報載,某縣市日前舉辦全縣國三生模擬考,寫作測驗題目為「最感謝的人」,但限制考生不能寫父母、老師、工人和義工,不少學生看著題目想不出要感謝誰。孩子們為什麼難以下筆?個人認為有以下三大原因。
首先,缺乏生活經驗。現在的孩子較為幸福,普遍生活條件優渥,師長和父母保護得無微不至,也因此缺少了許多生活體驗的機會。生活變成上學、補習和學才藝交替進行的公式化流程,單調的生活經驗乏善可陳,當然直接影響了孩子的寫作能力。
- Sep 26 Sun 2010 07:35
詹偉雄:搖滾‧足球與高雄
27年前在高雄當兵,愛河的水是臭的,逛街走一天,鼻子裡會有一層薄薄的灰,但高雄人的信心卻是高昂的,許多創業家故事詭譎離奇,但總帶著在地驕傲(譬如說「拆船大王」),在他們的眼裡,後天只會比明天還更好。
今日的高雄,空氣大幅改善、馬路大而寬、愛河光鮮亮麗,但工商活動卻擺盪到谷底,豪宅難賣,許多名店近年都鎩羽收場,昔日鬧區的鹽埕有如空城,連捷運都大虧錢,每個月要賠掉兩億,再一年捷運公司的資本額就會淨空。
- Sep 26 Sun 2010 07:33
《社論》重表相而不務實為政大忌
凡那比颱風挾帶豪大雨對南部地區造成災害,高雄下水道嚴重堵塞,造成近十年來最嚴重水患,下水道是重要市政建設,但也是最不易被市民看到之處,一場大雨淹出了建設癥結,外國有句諺語:「魔鬼都藏在細節裡。」世上沒有完美這回事,差錯都是出在平日不太看得到的地方,為政者一點都馬虎不得。
- Sep 26 Sun 2010 07:32
社論-中國「GDP狂熱症」面臨冷卻期
最近中國政府高層針對經濟「高增長」現象,接連提出了「反思」性質的論述,咸認為經濟規模的高速度擴張,在當前已非最重要的事項。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多年來一昧追求GDP持續高速增長的施政取向,似乎已走到頂,接下來將作大幅的改弦更張,以使經濟發展的目標,從求取「數量擴充」轉為「質量提升」。其實這本是中國實行改革開放30年獲致豐厚成果後,所必須採取的「轉軌」行動。只是,由於各個地方政府有著根深蒂固的「GDP狂熱症」,且其一時難以消退,中國中央當局非拿出強力手段來加以整治不可。
關於上述的「反思」性論述,最具代表性的有兩項。一是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說,為了實現當局預設的「節能減碳」目標,中國不惜以犧牲經濟增長率為代價。二是中國中央銀行行長周小川說,中國央行當前很難同時實現「保持經濟增長」與「維持低度通膨」的雙重目標。他是在暗示說,一旦通貨膨脹高到無法忍受,中國央行將被迫調高利率,到時經濟的高速增長即無法保證持續下去。這兩項談話,對當前大江南北到處在熱炒GDP增長率的情況,實是一大棒喝。
- Sep 26 Sun 2010 07:31
社論-一場風雨淹出了老人安養問題
每年夏天甚至秋初,台灣就彷彿進入了一場緊張刺激的氣候大賭局,在這個颱風季節,難以逆料的異常氣候會給什麼地方帶來什麼樣的巨大災難,已成為台灣的夏日難題。愈來愈頻繁且愈來愈難預測的豪雨,已對人民的生命財產形成威脅,而那些本來就幾乎沒有太多行動能力的弱勢族群要如何在災變中安全撤退,不但考驗著救災人員的應變能力,也透露出台灣社會發展中值得關注的趨勢。
本來在大風大雨中要一般人緊急疏散已很不容易,要如何安全撤離行動不便的人,更是高難度的任務。而這次凡那比颱風中,卻出現了讓人心酸也心痛的畫面。高雄岡山的水淹到了三公尺之深,很多民眾跑到二樓和三樓求救,而在岡山的普德安養院裡,老人們坐在輪椅上,半個身體浸在水中,十幾個老人的頭和肩膀在水中載浮載沈,老人們驚嚇得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只有一兩個人還記得要揮手求救;還有老人家在水中泡太久,身體凍僵了。
- Sep 26 Sun 2010 07:30
高雄市的南北差距
近日媒體有關高雄水患的討論相當熱烈,目前有關高雄水患爭議,抱持批評高雄市政府施政建設的立場,我們可以稱之為「人禍說」,幾乎不見反駁的聲音,即使是執政的地方首長,也默默地以救災優先來回應相關批評,而批評聲音中,最有力者,其觀點著重批評高雄市過去十多年的城市建設主旨為「城市美學」,而非「實實在在」的基礎建設,是討喜的細部景觀改造,而非前瞻有魄力的都市治理。
然而,這些批評忽略了以高雄市為尺度的都市治理,在過去十多年間,面對後工業化、政府體制改造以及中國大陸的崛起引發的產業出走,城市財政危機,都市基礎建設不足等效應,所付出的努力。透過城區景觀改造以及都市休閒空間、綠地拓展,高雄市的確提升了高雄市民的自我認同與高雄市的國際能見度,與此同時,這些景觀改造,並非僅止於表面功夫,位於高雄市中、南區的中正路、博愛路的人行道、腳踏車道,同時具備了共同管溝的功能,結合了雨水下水道、光纖電纜通道,以及其他管線的通道。而愛河周邊的腳踏車道建設則部分與汙水下水道工程結合,臨港區的重劃與美化則是高雄市發展觀光產業的賣點。高雄市相較於台北市,少見長期投入的大型建設,例如四通八達的捷運路網以及科學園區,從而一直以來缺少大規模重建與改造的動力,也因此這些中小規模的景觀建設對於高雄市的城區發展有不可抹煞的意義與貢獻。
- Sep 26 Sun 2010 07:28
倫敦傳真-米特福德六姊妹 大時代驚夢
米特福德家族(Mitford Family)是廿世紀最受爭議、最吸引英國媒體的話題之一。米特福德家的六姊妹在二戰前後,不僅引領倫敦上流社會時尚,風騷英倫社交圈,六姊妹人生旅程,在大時代滾滾紅塵下,令人唏噓不已。
英國《泰晤士報》曾如此速寫米特福德六姊妹,「南茜小說家、潘蜜拉陶藝鑑賞家、黛安娜法西斯主義、優妮蒂希特勒愛戴者、潔西卡共產黨、黛柏拉德文郡公爵夫人。」
- Sep 26 Sun 2010 07:26
兩岸史話》之後再無大師 夢裡不知身是客 歸骨於田橫之島(之五)
胡適首次回台北居住時曾有一個宏願:想過兩三年安靜生活,將他 的《中國思想史》和《白話文學史》寫完。但直至臨終,這一計畫並 未完成,成為胡適本人與中國文化史上的一件憾事。
隨著國內局勢迅速變化,國民黨兵敗如山倒,胡適深感抬不起頭, 精神苦悶至極。而此時的美國見風轉舵,欲有拋棄國民黨政府之意。 7月26日,滿含悲憤與羞愧的胡適,已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在美國所謂 民間外交的各種努力都歸無效,索性一咬牙,通知國民黨政府駐美國 大使館,取消美國政界人士的一切約見,以表示對美國拋棄中國國民 政府的抗議。
- Sep 25 Sat 2010 07:00
中共應如何實現「社會主義」?
深圳鴻海富士康駭人的連十三跳,掀起沿海地區一片加薪潮,隨著漣漪一波波擴大,整個中國大陸都捲入其中。但這並不是結束,而只是開始。
乘著加薪潮愈來愈強的後勢,各地紛紛爆出罷工潮,要求雇主改善工作條件;北京政府藉機推出集體協商機制,要求各競爭性企業內部涉及勞工的重大決策,必須透過勞雇各半代表組成的機制進行協商;顯然中共正從各個角度致力於調整勞資之間的重分配,俾使基層勞工可以享受更多的成長果實。更具體而明確的政策,是在明年實施的「十二‧五計畫」,已將「收入分配改革」做為重點之一,明白宣示將調高競爭性企業的薪資水準每年十五%,五年之內達到工資倍增的目的。可能採取的手段則包括:各地的基本工資逐年調升,企業內部集體協商;或者如富士康事件,運用公權力直接或間接的介入,推升工資大幅上調。
- Sep 25 Sat 2010 06:59
塔裡塔外
李遠哲率眾反對國光石化(八輕),台灣化學工程學會的台大、成大、交大等化學系教授,公開回嗆說李遠哲「活在象牙塔裡」。
李遠哲透過秘書辯稱,他不是反對整個石化工業,而是反對新建八輕。這話聽來就更奇怪了,倘係持此見解,李遠哲何不主張可考慮停廢舊的石化廠,而代以比較高效率及較低汙染的八輕?何況,若也認為台灣必須維持石化業,則究竟須維持多大的規模,李遠哲何曾提出什麼科學論證的數據?李遠哲的理想規模與環保主張,難道就是封殺八輕、留住其他老廠就剛剛好恰如其想?
- Sep 25 Sat 2010 06:58
升格分行是挑戰的開始
熬了八年,四家台資銀行終於拿到大陸辦事處升格分行的執照,即將可以經營業務;日昨,金管會也准許中國銀行及交通銀行兩家大陸銀行來台設點。至此,兩岸金融往來終於跨出雙向往來的第一步,對兩岸金融市場的發展極具歷史意義。
兩岸金融市場從管制、單向開放到現在的雙向開放,這一路歷經台灣兩次政黨輪替,銀行業者苦等多年,如今終能跟其他外商銀行一起「逐鹿中原」,這一步代表的不僅是本國銀行業開拓新市場的機會,更象徵廣大的台商終於獲得自家銀行業提供的金融服務,擁有在大陸發展的資金後盾。然而,台灣金融業登陸晚了十年,外資銀行早在大陸市場卡位,大陸銀行業也日益茁壯,因而金融業神州逐夢之路必須得加快腳步,對金融業者說,此刻才是真正挑戰的開始。
- Sep 25 Sat 2010 06:57
兩岸和平的現在式與未來式
兩岸和平的願景,遠在天邊又近在眼前。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這兩天在紐約,被媒體記者問到對台撤除飛彈的問題,溫家寶口中沒有清楚直接地說出「撤飛彈」三個字,只是繞著兩岸和平表達期許,強調「這個問題最終會得到實現」。這是一個承諾,還是只不過一種想像?是一個未必具有兌現保證的遠期支票,還是中共國家領導人的誠心希望?
兩岸和平,說起來就在眼前,多少人毫無疑慮地活在這種和平氣氛的現在式當中。兩岸之間人盡其才貨暢其流,每天直航班機載著觀光客、做生意的台商、探親的家屬,絡繹不絕於途。日前大陸中央電視台秋節晚會,獲邀演唱壓軸的正是台灣天后蔡依林,歡樂同慶水乳交融。這些人不能說盡是「眼中有鈔票」,但絕對「心中無飛彈」,若問起戰爭的陰影,還真是無事惹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