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海岸線上有個三貂角,是從西班牙語的「聖地牙哥」轉譯而來的名字,這是台灣最東北邊的折角,車行至此就往南直赴宜蘭。這裡循著山徑而上有座燈塔,是看海的好地方,若有千里眼遙遙往東北望去,不過百來海里,就可眺見最近又生事端的釣魚台列嶼。
地理上,釣魚台分明離台灣島很近,我們也一再聲稱那是台灣的領土。但台灣的保釣運動漸趨沈寂。最近大陸漁船被日本扣押,導致中國與日本為釣魚台列嶼主權爭執升高,已到關係緊張、瀕臨破裂地步,台灣社會卻出奇地淡漠,只有零星抗議。
這反映出台灣一種置身事外的心態:既然我們無力扭轉乾坤,只好任人去吵。但台灣不可小看自己,未必為爭釣魚台的主權,而應從釣魚台映射出台灣的重要性。小小釣魚台如今弄得中、日、美三大國都介入,未必盡是民族主義作祟,更充滿了區域間戰略上的考量。台灣旁觀這三個巨人在身旁摔角,就算無力影響大局,但見微知著,正可重新評估自己的戰略地位。
台灣蕞爾小島,在區域間占據了合縱連橫中心點的位置。從這個角度看,台灣形同一個碩大無朋的釣魚台。攤開西太平洋地圖,台灣就在當年冷戰第一島鏈的中軸位置。對於中國崛起戒慎恐懼的美、日而言,若要圍堵中國,台灣是艘永不沈沒的航空母艦,有人甚至比擬為抵住中國咽喉的一把匕首;而對中國大陸來說,若要穿越島鏈封鎖,台灣亦可是艦隊射向太平洋的一把彎弓。顯然,台灣並不渺小,因地理位置而成為各方垂涎的致勝武器。
美日目前籌畫今年底聯合軍事演習,正是以釣魚台被占而欲奪回為劇本,如此無住民小島竟可讓雙強聯合軍演,可見其戰略利益。從釣魚台反思位於美日中三方經濟、安全與文化層面交纏點之台灣,更須謹慎找出生存策略,不應過分偏倚。從李登輝至民進黨執政時代,因仇中而寧可抱美日的大腿;如今馬政府則被質疑有親中的傾向。夾在三大之間,如何尋求台灣最大利益?這是釣魚台事件給台灣的最大警示。
【2010.09.25 聯合晚報╱社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