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的銀行監理委員會日前公告土地銀行、第一銀行、合作金庫、彰化銀行分別獲准在上海、蘇州、昆山等地籌建分行。依據「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後續協商,這些分行經營滿一年有獲利的條件下,將可經營台資企業的人民幣業務,開業兩年而能獲利,則可經營一般人民幣業務。此項消息的宣布,代表台灣銀行業在大陸市場的營業不再只是空談,而是正式進入實際運作的階段,可為台灣銀行業增加經營範圍並提供脫困的機會。
回顧台灣銀行業的發展史,可以發現金融政策上經常呈現「過猶不及」的現象。早期因為銀行業屬於特許行業,政府採行的是嚴格的管制政策,市場上僅許可25家銀行經營金融業務,且大多數控制於公家手上,只有極其少數的銀行如世華銀行、上海商業銀行為民間所有,其餘臺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三商銀等行庫,均屬於公營。
但在民國70年代末期,台灣經濟處於快速發展之際,公營銀行的經營模式與服務,逐漸出現無法配合產業界各方的需求,因此社會乃有改進金融市場之議,以及提高金融服務品質配合產業發展的呼聲。最後,政府從善如流進行金融市場改革,一次開放15家新民營銀行加入金融市場的經營。民國86年政府政策又進一步允許績效良好的地方信用合作社改制為商業銀行,隔年又同意中小企業銀行與信託投資公司改制銀行。快速開放新銀行加入的結果,使得台灣金融市場10年間銀行家數大幅擴充為最高的53家。新銀行進入市場之後,因為競爭提高的關係,而使銀行業對產業界與一般消費者的服務,出現提升的正面效果。
然而,隨著銀行家數倍增,金融市場業務僧多粥少,銀行業在激烈競爭下,因此輕忽放款過程嚴謹徵信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有些新銀行對金融業的經營倫理,也欠缺過去傳統的使命感,以致於呆帳大幅擴大,影響銀行的經營根基,甚至動搖社會對金融業的信心。之後,新銀行又因為不易在法金與既有公營銀行競爭,而轉進消費金融業務上的發展,進行如信用卡、現金卡等業務的開拓。初期的確賺取若干高額的報酬,但和企業金融一樣,一旦大量銀行參與時,為爭取客戶的交易機會,基本的徵信工作就常就被忽略,最後演變成社會上許多卡奴的問題,進而釀成雙卡風暴。
為解決上述問題,政府政策上乃有為打消銀行呆帳而推動的第一次金融改革。接著,主管部會發覺金融市場的問題癥結,在於供給面的銀行家數太多、經營規模太小,從而展開鼓勵銀行合併減少家數的第二次金融改革。截至目前為止,因為金融控股公司之成立與合併政策的推動,台灣的本國銀行家數已由民國90年的最高峰53家,減為現在的37家。然而,金融市場仍存有30家的外商銀行分食金融市場的業務,本國銀行依舊面臨相當嚴峻的經營環境。因此在經營的方向上,不得不跟隨台商的腳步進軍大陸,亦步亦趨爭取台商金融服務的業務,甚至最終希望能爭取大陸廠商成為客戶。
臺灣銀行的平均股東權益報酬率(ROE)與平均資本報酬率(ROA),在民國82年市場未開放前分別為10.90%與0.63%,市場開放後98年此兩項數據已掉到4.49%與0.28%,顯現市場競爭確實帶來獲利降低的結果。一般銀行業最大的利益來源存放款利差,亦已降為1%上下。相對而言,大陸的銀行存放款利差為3%左右,獲利的環境要比國內好很多。因此大陸銀行業的ROE與ROA績效表現也明顯亮麗,這對台灣銀行進軍大陸當然極具吸引力。
然而進軍大陸必須了解,大陸的金融政策是內外有別的。大陸銀行因制度不同可區分為內資銀行、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市銀行與外資銀行,ROE的績效指標,五種類型銀行的表現,2009年分別為18.8%、19.3%、18.4%、15.9%與4.2%,內資與外資的差別非常明顯。另一個經營績效指標ROA,五類銀行的表現分別為1.06%、1.1%、0.9%、1.01%與0.48%,亦呈現相同的結果。所以若僅以外資銀行為比較基礎,台灣銀行的表現在ROA指標上也許落後,但是在ROE的指標上則比大陸外資為佳。台商銀行未來在大陸亦屬於外資銀行,因此恐將難以大陸當地銀行的績效做為達成之目標。
根據上述數據的比較,顯示台灣銀行進軍大陸的獲利明顯並沒有想像的樂觀。面對這一現實,政府政策上,反而要加速檢討台灣銀行的經營環境應如何改善的問題。
2010.09.25 工商時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