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兩會周日在北京完成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第三次協商,雙方就協議文本及五項附件達成共識;早期收穫清單除少數項目外,也已大致敲定。雙方預訂近期內同步召開第四次協商及第五次江陳會預備性磋商,如一切順利,在6月底、最遲7月初舉行江陳會,正式簽署ECFA。
ECFA是建構兩岸自由貿易及制度化經濟合作的綱要性協議,主要是就兩岸貨品貿易、服務貿易及投資等經貿活動的正常化與進一步自由化,訂定後續協商的原則與項目,並商定未來可加強合作的領域,包括智財權保護、金融合作、貿易便捷化、產業合作等。由於是綱要性的架構協議,未來雙方將組成「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循序漸進推動後續協商。由此而言,ECFA可說是分階段到位的自由貿易協定(FTA),也代表兩岸經貿關係將從正常化逐步邁向更廣泛的自由化目標。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富士康事件把郭台銘推上火線。他是王金平所說的「自己人」,還是一百多名教授所罵的「台灣之恥」?
今天這個時代,要罵人,還是要鼓吹「愛台灣」,反正都是言論自由。不過,當站上公共論壇,便應降低個人好惡,盡量在事實根據上,為公共利益的目的而發言。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兩岸業已完成「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第3次正式協商,雙方就協議文本及5項附件達成共識,預計將在近期內將舉行的第5次「江陳會談」簽署協議。
去年2月底馬英九總統正式宣布我方將與大陸協商簽署ECFA的政策方針,兩岸雙方歷經1年3個多月的緊密互動,從個別研究、共同研究到多次業務溝通及3次正式協商,如今距離完成ECFA協議文本及早期收穫清單僅差最後一步,如無意外,預料在6月底最遲7月上旬雙方應可完成ECFA正式簽署。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稅改聯盟召集人王榮璋(中)、民間監督健保聯盟召集人孫友聯(左)、公平稅改聯盟發言人簡錫(土皆)30日在立法院舉行「堅決反對放寬公債法上限」記者會,針對公共債務法修法,希望守住子孫未來的最後一道防線。(王遠茂攝)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包括民進黨、台聯在內的本土社團在ECFA公投遭公投審議委員會否決後,宣示將展開十年長期運動。插圖/YOU'10.06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北美國商會會刊批評台灣汽車駕駛人不良習慣多,還特別指出台灣考駕照方式荒謬可笑;台灣人好客多禮,但是坐上了駕駛座就好像換了個人,這與道路駕駛文化有密切關係,而台灣道路駕駛文化如此之差,考照方式難脫干係,且使用道路最頻繁的職業駕駛人也要負很大責任。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政治人物的評價,經常與時俱變,甚至還會出現所謂的「詮釋的循環圖」,那就是現在人的評價是被後來的人所決定,如果後來的人沒有比以前的人表現得更好,以前的人所蒙受到的負面評價就會被漸漸稀釋。一九九○年代蔣經國曾被許多人惡評,但縱使到今日,台灣都沒有任何人比他更傑出,這乃是他的聲望愈到後來愈盛的原因。
而政治人物的評價與時俱變的道理,在當代亦極普遍。前幾年顏色革命風潮一時,出現一班被人咒罵的當權者,也出現好多個被人吹捧的民主英雄。而那些被捧的如今安在哉?當他們不能證明自己比那些被罵的更有能,那些被罵的就顯得不是那麼糟糕,有些被罵的甚至還有了重回舞台的機會。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甫由總統於五月十九日公布的《刑事妥速審判法》,對於久懸未結之刑案擬用「鋸箭法」模式予以處理,這是一種「打折扣的正義」,使司法的公信力備受鄙夷,國家偵查、審判體系應引以為恥,進而謀求檢討改進缺失。於今之計,應趁「日出條款」(見該法第十四條)的緩衝期,由國家最高司法機關責成第二審法院(最後事實審)承辦法官妥速結案,寧可讓此「不妥之法」備而不用,以提升司法革新的境界,裨回應人民對於司法公信力的期許。
目前手中掌理此類案件的法官,應予以停止分配新案,使其專注心力、早日審結。合議庭三位法官均必須切實看卷,實質評議。目前司法實務運作上,陪席法官往往不看卷,只是聊備充數而已,今則應予改進,務必發揮真正的合議功能,以期集思廣益,使裁判之評議結果臻於妥適。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幾年,從美國次貸風暴、到歐洲主權信貸危機,全球霸權移轉東亞論調此起彼落,成為熱點。珠江三角洲富士康事件,對中國如火如荼經濟發展模式,狠狠地潑了冷水,不禁哆嗦,開啟危機型式發展全球接力賽。
霸權,其意涵在於將某種主要繫於世界觀轉化成支配性的力量,往往透過文化或教育系統,在各面向紋理鋪陳、及各領域細縫滲透思潮,引導日常生活模式。這概念下,全球霸權真的移轉?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都知道,要發展經濟必須提高我們的工業水準,我們羨慕很多國家能夠生產非常昂貴的產品,比方說,噴射客機、高速鐵路、半導體儀器設備、高性能的引擎以及高精密度的控制器;我們也並非沒有努力,過去數年來,政府在所謂高科技產業上的投資相當之多,但似乎並沒有太好的成就。如果我們檢討一下的話,會發現我們過去太注意所謂前瞻性的研究,太強調創意,而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實:我們的基礎不夠好,所以我們看上去有一些不錯的工業產品,但是這些工業產品的關鍵性技術非我國所有,我們可以說,我們的工業技術是建築在先進國家的技術之上。
馬總統在五二○談話中,提出往下扎根的觀念,這恐怕是我國唯一來自總統對於基礎技術的宣示,其意義是非常深遠的。也許有人會不太瞭解往下扎根的意義,以記憶體為例,我國也許會生產記憶體,但並不是每家公司都已經完全知道為何要如此生產,有些公司也許只能完全借用人家的技術,依樣畫葫蘆地生產,一旦別的先進廠商發明了新的技術,我們記憶體的價值就大不如前了。所謂往下扎根,就是徹底地設法瞭解半導體的基本學問和生產技術的原理。這當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如果我們不做,我們將永遠要借用人家的技術。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英鴉片戰爭,大清帝國戰敗,這是中國門戶開放之始,圖為戰後簽訂的《南京條約》中割讓香港的段落。(本報資料照片)
譯者/溫洽溢 編者按孫中山是個特殊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滿傳奇迷思。他是海峽兩岸共同認可的「國父」,中國大陸稱他是革命的先行者,在台灣也是被崇敬的對象,然而西方學者卻極力想破除這迷思,強調他為人的缺點,如他是個不著邊際的思想家,以及失敗連連的革命領袖。時報出版即將發行的《孫逸仙》,作者瑪麗克萊.白吉爾(Marie-Claire Bergere)是法國著名漢學家,她力圖擺脫兩個極端,呈現孫逸仙一個全然不同的樣貌。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九五○年選舉在白色恐怖浪潮奔騰、麥卡錫主義推波助瀾中進行,思想比較激進的海倫被貼上「粉紅色女士」(Pink Lady)的親共標籤而慘遭滑鐵盧。尼克森雖然贏了,但他也得了一個貶抑而又極為貼切的綽號:「狡猾的狄克」(Tricky Dick),這個綽號在美國政治史上「永垂不朽」!
尼克森和他的助理所製造的水門事件,在一九七三年鬧得全美沸騰之際,加州公路上許多車子後窗貼了一張標語:「別怪我吧,我當年選海倫.賈哈根.道格拉斯!」年輕人都不懂那是什麼意思,只有熟悉尼克森從政史和加州近代史的中老年人才知道海倫.賈哈根.道格拉斯(Helen Gahagan Douglas)是誰,這批中老年選民看到標語都發出了會心的微笑。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家同批評學校畢業典禮不莊重、太媚俗,許多負責招待的學生穿旗袍、高跟鞋,舉止就像飯店服務生。毫不意外,馬上有人嘲笑他LKK,並反問:什麼叫莊重?
不知道什麼叫「莊重」,恰恰反映了台灣教育近年來搞笑化、輕薄化和庸俗化的結果。為了反對填鴨及威權教育,所以上課要生動,課外要多元,活動要輕鬆趣味,這些都對;但在追求形式的解放時,許多教育的本質也被膚淺給顛覆掉了。台灣教育的媚俗化,何止在畢業典禮上。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英九期許的「黃金四角」航線的第一個角就要實現,明天上海虹橋跟台北松山兩個機場正式對飛,不少人熱烈期待著這一趟美麗的啟航。如果說,台北與上海的「一日生活圈」將成形,那麼,兩個城市將如何看待彼此?
不可諱言,多少大陸旅客明天懷著興奮與憧憬,從虹橋起飛,降落於松山機場時,對此一「台北的門面」恐怕不會產生讚嘆驚豔的感受。松山航站有待大力翻修,自不待言;但囿於地理和現實條件,能夠「升級」的空間恐怕有限。相當程度上,這也是台北整體發展侷限的縮影,由於「失落的十年」之間的自縛手腳,如今馬總統雖以「黃金十年」投射著對經濟蓬發前景的期待,但必須承認,台北稱不上是區域的經貿樞紐,要在此一目標上追趕,還有辛苦的長路要走。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北松山機場和上海虹橋機場今(14)日首航,兩岸共有六家航空公司將陸續加入經營。松山與虹橋對飛,不僅是馬英九總統打造東北亞黃金航圈政策承諾的關鍵起步,也象徵台北上海一日生活圈逐漸成形,對兩岸經貿關係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台北松山機場是早期國內最重要的國際機場,在民國68年桃園國際機場啟用後,松山機場轉型為國內機場,但運量仍迭創高峰。直到民國90年代後,隨著西部陸路運輸網路的擴建及96年台灣高鐵通車,國內航空市場運量直線下滑,松山機場也深受打擊,幾乎淪為與金門、馬祖、澎湖等離島通航的邊緣機場。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富士康12跳、本田3次罷工,澎湃的工運,正排山倒海波及大陸企業,未來很可能殃及全球物價。形式上,它是勞動者自發性爭取權益,本質上,它卻喚醒了大陸人民的公民意識。
一言以蔽之,經過這場尊嚴而體面的社經實驗,再偉大的企業,都別想關起門當皇帝了!從今而後的中國,要貫徹「以人為本」、人民最大,當政者應體認到確保公民權益,充實小康社會具體內涵,是必須面對的責任了。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年初以來中國陸續傳出缺工、缺料潮,即已預示當地將不再是廉價的世界工廠。近期富士康12跳事件進一步引發加薪效應,更讓台商20年來「台灣接單、大陸生產」的營運模式面臨轉型考驗。有鑑於此,電電公會宣稱今年將推動「南進策略」,帶領業者前往印度、印尼與越南等地布局;經濟部長施顏祥也主張低階製造可往印尼、越南移動,高階則可移回台灣。然而,「南進」真的會是一帖有效的解方?「東進」回台,政府又真的準備好了嗎?
回顧台灣前兩波「南向政策」,都是以政領商,立意與台商西進中國投資的潮流抗衡。前總統李登輝主政時代,於1994年通過「加強對東南亞地區經貿合作綱領」,帶動第一波南向投資。彼時,菲律賓蘇比克灣、大馬科技走廊、印尼巴譚島都是經貿官員朗朗上口、積極推銷的南向投資所在,的確也吸引不少業者摩拳擦掌,進而插旗落戶。只是這一波南向熱潮不敵亞洲金融風暴,加上中國在97危機中展現強大的韌性,反而促使南進台商紛紛轉往大陸設廠。前總統陳水扁於2000年上台後,再度提出南向政策,儘管對台商西進「積極管理」,終未能重燃南進的熱情。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陸在廉價勞工的優勢消失後,政府正積極爭取鴻海等重量級台商「鮭魚返鄉」。總統府已指示經建會評估實施「經貿營運特區」的可行性,行政院長吳敦義也證實正研議規劃幾個工業區,但較令人關心的,仍是對台灣就業機會的助益大不大的問題。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界工廠勞動市場生變,台商鮭魚返鄉再成話題。但我們一方面看到政府摩拳霍霍,要吸引「鮭魚們」回台,另一方面,又看到學者聯署,不要「血汗工廠鮭魚返鄉」。到底誰對誰錯?其實,只要政府把關、有所作為,都對!如果政府無作為,台灣最後可能是「贏了數字,輸了品質」。
民國七○年代後,台灣也曾因實施勞基法、環保意識高漲,嚴重抗爭四起,導致傳統勞力密集產業外移。廿多年後,大陸走同樣的路。二、三年前,大陸先是環保標準提高,導致大批台商工廠難以符合標準而關廠倒閉,連夜奔回台灣,當時就曾有一次「鮭魚潮」。現在,則是兩岸關係改善、三通實現,加上大陸工資上揚,另一股鮭魚潮似乎已開始了。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非現任總統祖馬(Jacob Gedllllleyihlekisa Zuma)(美聯社照片)
上周五起,「世界足球協會聯合會(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Football Association,簡稱FIFA)」主辦的四年一度的世界盃足球大賽,已經在南非開賽。第一場南非對墨西哥在約堡新建的足球城(Soccer City)開賽,地主國以一比一逼和墨西哥,總算沒有丟臉。台灣不少人犧牲睡眠看轉播,各報更連篇累牘報導,足見世足賽的威力。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