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台南市李姓婦人說,自己與家人對「放棄急救」一知半解,祖父年初因胃穿孔大出血且合併感染,進醫院不久就沒了呼吸心跳,急救手術後在加護病房,病情沒改善、人已休克,家人急成一團,護士有 問:要不要簽「同意書」?爸媽都認為不該讓祖父再受苦,但我們孫子輩都認為「應該讓祖父拚一下」,最後決定請祖母決定。
案例一:
台南市李姓婦人說,自己與家人對「放棄急救」一知半解,祖父年初因胃穿孔大出血且合併感染,進醫院不久就沒了呼吸心跳,急救手術後在加護病房,病情沒改善、人已休克,家人急成一團,護士有 問:要不要簽「同意書」?爸媽都認為不該讓祖父再受苦,但我們孫子輩都認為「應該讓祖父拚一下」,最後決定請祖母決定。
Q 簽DNR,會不被用心救治嗎
奇美醫學中心奇恩安寧病房主任陳冠廷說,所謂的「放棄」急救同意書,也就是DNR(Do Not Resuscitate)「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同意書,指的是不以電擊、強心劑、心臟按摩壓胸、呼吸道插管等措施延長呼吸心跳。
小心人類乳突病毒無所不在。台安醫院教學副院長周輝政在昨(二十二)日於台安醫院舉行的「男女共同的私密話題│子宮頸癌與性病的預防」講座中指出,曾有一份國外醫學報告研究泌尿科診所中的人類乳突病毒數量,結果到了下午發現,診間四處都能發現人類乳突病毒蹤影,從病床到門把無一倖免。環境中傳染的人類乳突病毒以第六、十一、十六型病毒居多。
走進藥妝店可以發現,架上琳琅滿目的營養補充品,從頭到腳只要你想要改善的部分,都有營養補充品可以幫忙。
根據統計,約有半數以上的國人都有服用營養補充品的習慣,到底你補對了沒?針對皮膚抗老的部分,要補什麼才能事半功倍?
閉經就是月經停閉,分為原發性閉經與繼發性閉經。女子年逾18周歲,月經尚未初潮,稱原發性閉經;曾有月經來潮而又中斷達6個月以上者,稱為繼發性閉經;40歲以下繼發性閉經,伴有潮熱汗出、煩躁易怒,稱為早發性卵巢衰竭。
西醫認為,閉經的原因可按發病部位,區分為子宮、卵巢、腦下垂體、下視丘及大腦皮質中樞性閉經,還有其他內分泌腺功能障礙,例如: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腎上腺皮質腫瘤、甲狀腺功能障礙等造成的閉經;藥物治療以荷爾蒙為主。
資料顯示,每七秒有一位「失智症」確診病例發生,台灣80歲以上老人約有2成罹患失智症,顯示失智症已是危害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症病,台南市立醫院神經內科曾瑞昌主任指出,民眾應留意失智症10大警訊,以期早發現早治療,改善或延緩病情發生,提升生活品質。
一覺醒來,眼裡充滿「目睭屎膏」,有的早已結晶成塊,黏得眼睛幾乎睜不開。這種令人討厭的分泌物,中醫稱為「目眵」(眵音同「吃」);目眵指的是眼睛分泌黏稠性、黃色非透明的分泌物,亦即俗稱的眼屎。
由於平時眼睛就有少量由淚水混合眼瞼皮脂腺分泌物的眼脂,所以早上剛睡醒,在眼角內側會有一小坨乾硬的眼屎,這倒也不值得大驚小怪。
炎炎夏日,全台就像個快燒起來的烤番薯,各地中暑事件頻傳,甚至還發生一名七十二歲婦人在家洗熱水澡,竟然洗到中暑。郭綜合醫院家醫科張乃文部長指出,洗澡洗到中暑,是溫度、濕度、時間交互影響的結果。
日前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公布,國內陸續發生3位無慢性疾病史及肥胖等危險因子的青壯年,因感染H1N1新型流感,引發重症死亡案例,由於北市19至24歲的青年的疫苗接種率僅3.2%,衛生局呼籲民眾踴躍接種疫苗,避免感染。
台北市衛生局指出,北市青年族群H1N1疫苗接種涵蓋率低於全國的3.9%,另依據資料顯示,社區流感病毒流行型別中,新型流感病毒佔15%,因此呼籲青年族群應接種疫苗,以維護健康。
男人是一家之主、經濟及精神的支柱,平日辛苦工作,突然出現性功能衰退、容易疲勞、注意力無法集中......等情形,不用懷疑,停下腳步,你可能進入男性更年期了,怎麼辦?趕快找泌尿科醫師尋求診斷及治療。
根據台灣男性學醫學會所做的「男性健康管理研究」顯示國內40至80歲的男性約24%有睪固酮不足的問題,許多男性進入更年期自己並不知道,一般男性缺乏睪固酮時容易出現以下症狀,包括性慾降低、性功能衰退、容易疲勞或暴躁的感覺、注意力不集中、憂鬱、失眠、心跳加速等。若抽血檢測男性賀爾蒙(也稱為睪固酮或雄性激素)證實血中濃度不足合併有以上症狀,則可以確定是男性更年期。
今天是農曆七夕情人節,每逢此時,到處都充滿羅曼蒂克的氣氛!提醒情侶們,萬一實在情不自禁,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以免因一時慾火焚身,造成終生遺憾。
●男性應試穿,並牢記保險套品牌及尺寸,以免使用時「不合身」!
七夕情人節即將來臨,不少情侶都想躲進飯店或旅館享受兩人世界,但在兩情繾綣時,千萬別過度激情。台北市立萬芳醫院昨天公布容易受傷的性愛體位排行榜,前三名分別是女上男下(面對面)、女上男下(背面)、及狗爬式(女性採跪姿),提醒愛侶要小心。
醫師表示,採取上述3種姿勢,稍不留意,加上用力過度,都有可能造成「陰莖骨折」。
日前新聞報導有關癲癇(或稱伊比利斯症)發作延誤送醫的憾事,讓我想起以前任職醫院的一名年輕病患。他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物,不幸在某次短暫期間忘記服用藥物後,就發生無法停止的癲癇發作,送到急診室時,他足足發作了3個小時,年輕的生命就在3天內,很快地消逝了。
病患的家屬對於自己太晚發現送醫的自責,其實也是當年我的自責——應該可以讓更多人知道如何正確緊急處理癲癇。不只是急救人員或是家屬,每個人都應該更了解癲癇的處理,也許就可以隨手挽救一條生命。
四十五歲的陳先生出生肝癌世家,母親、舅舅、兄妹皆有B型肝炎且因肝癌過世,由於本身也是B肝帶原者,每月都到檢驗所檢查肝功能,一個月前,他感到右上腹悶痛,才發現肝臟長出11公分大的腫瘤,頓時晴天霹靂。
肝癌是台灣男性頭號殺手,病毒感染及不當飲食生活習慣如抽菸、酗酒和遺傳是危險因子。其中,慢性肝炎病毒感染是引起肝癌最主要的原因,B肝患者罹患肝癌機率是非帶原者的216倍。高雄榮總胃腸科主任許秉毅說明,B肝病毒可能導致肝臟慢性發炎,增加肝硬化和肝癌風險,患者應積極治療和定期追蹤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