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喜歡在冬季以各種藥膳進補;中醫認為,偏溫熱性的藥膳進補,有促進保暖,達到助陽禦寒的作用,並可將精氣固攝於內,以備來年所需。
選輪椅和買衣服一樣,要挑選適合自己身材。合適的輪椅,老人家不只坐得舒服,身體也能得到支撐,否則長久下來,不但可能肢體變形,還會長褥瘡。
國泰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組長潘晨光說,不只沒有行動能力的人要坐輪椅,有些小腦中風患者,站立雖無問題,但平衡功能受損,一抬起腳走路就易跌倒,為避免跌倒骨折、頭部外傷等傷害,建議也要坐輪椅。
許多人喜歡在冬季以各種藥膳進補;中醫認為,偏溫熱性的藥膳進補,有促進保暖,達到助陽禦寒的作用,並可將精氣固攝於內,以備來年所需。
痛風患者冬天也應適當調養胃腸。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羅明宇表示,對痛風患者而言,冬天也是調養胃腸的最佳時節。這個季節,保暖的含義不僅僅是穿的暖,還要吃的暖,中醫稱其為「溫胃」。為了暖胃可以吃一些溫熱的食品,一旦有什麼不適,可喝清淡的飲品或牛奶保護胃腸壁。
每年入冬以來因吃火鍋,而引發急性痛風性關節發作者不在少數。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羅明宇表示,痛風患者進補應少吃動物內臟及海鮮。最好避免喝煲湯,因為煲湯中含有嘌呤物質,而肉類也要少吃。也不要喝濃湯、雞精,少吃內臟類,胚芽及豆類,多喝水,每天至少喝兩千毫升水,幫助尿酸排泄,但是補湯並不包含在內。
提供衛星定位手環來取代傳統愛心手鍊,讓失智老人也能找到回家的路。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戴有愛心手鍊的老人只有「被發現」才能找到回家的路;若戴衛星定位手環,即能立即找到老人的蹤影。
新的一年開始,應忘卻過去不好事物以展望未來。衛生署桃園療養院院長陳快樂表示,趁著三天連續假期,不妨到戶外走走,對癌症患者或有憂鬱情形者其病情都是有幫助的。
今天開始就是一連三天元旦假期,許多民眾規劃國內、國外旅遊,由於心情放鬆,毫無節制大啖美食,很容易變成「大腹翁」、「小腹婆」,形成「旅遊性肥胖」。整形外科醫師楊菘宇提醒,男性一旦發胖,往往小腹最先跑出來,女性除了小腹變形外,大腿內外側一走樣,也會變得很明顯。
昨天晚上,許多民眾參加跨年狂歡,可能早上還趕著看2010年第一道曙光,整晚沒睡,想要在接下來假期中好好補眠。署立雙和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陳佳惠提醒,失眠、焦慮症患者最好還是不要夜夜笙歌,或熬夜熬太晚,以免生理時鐘大亂,以後更難入睡、穩定情緒。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居家預防保健有何須注意?中醫師顏聰明表示,異位性皮膚炎屬於一種過敏疾病,居家護理要多管齊下,才易得到效果。包括應去除環境中的過敏原,像是本身體質對塵蹣或蟑螂等過敏,在居家環境中,應儘可能清除或避開這些過敏原;洗澡水溫也不宜過高,以免因為太熱的水會使肌膚表面保護性的脂質流失,使皮膚變得乾燥而更容易發癢。
走路,是最好的養生運動之一。台北縣自然養生休閒協會常務理事兼講師謝東明表示,走路時讓手臂做最大幅度的擺動,一邊走一邊擺動手臂,以達到全身運動的效果,建議最好是在餐後四十分鐘開始走,然後持續走路四十分鐘,有助於減少體內脂肪的堆積,同時讓身體更健康。
冬天到了,有許多的民眾開始出現鼻子不舒服的症狀。如鼻塞、打噴嚏、流鼻水的過敏或者是感冒的現象。有些病人病情稍微嚴重一些,可能會合併有黃色或是黃綠色的鼻涕,鼻子的分泌物味道臭臭的,持續性的鼻塞或是鼻蓄膿。耳鼻喉科醫師詹益智表示,這種鼻竇炎的現象,大多是一般細菌感染造成,但是只要是治療時間過久都沒痊癒,則要小心可能是其他病因所引起。
只要天氣變冷,季節性流感、上呼吸道感染等就開始蠢蠢欲動,這些病毒感染很容易併發鼻竇炎,署立雙和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黃鈞鼎醫師提醒,如果不慎得到感冒,出現上呼吸道感染正撞,如鼻塞、流鼻水等,最好盡早治療,避免併發鼻竇炎。
鼻竇炎不好治,也容易復發。中醫師王子欣表示,冷空氣加上免疫力下降,會使鼻竇炎患者原有的症狀加重,若是再加上從大陸北方過來的沙塵暴,也會使鼻竇炎的症狀變的更嚴重,要治鼻竇炎,中醫多以清肺熱、補肺氣、健脾胃及去邪扶正氣為主,常用清鼻湯、辛夷清肺湯等處方,並視病情需要加魚腥草等藥材。
冷風呼呼吹的冬天,保濕工作若是沒做好、肌膚缺水,皮膚就會乾乾的,嚴重的甚至會脫皮,讓人好困擾。有句話說:「女人是水做的!」的確,要讓肌膚看起來「水水的」,平常就要注重保水度,也就是保濕,尤其是乾冷的冬季,更要加強保濕工作,別因為感覺濕濕冷冷的,就忽略了保水的重要性。
書田診所皮膚科暨美容雷射中心主任醫師賴庭瑋表示,其實不只是冬天,一年四季都需要保濕,不過在冬天尤其重要。以科學的觀點來看,冬天的氣候比較乾燥,皮膚黏膜的血液循環相對較差,再加上皮脂腺分泌比較少,肌膚的含水量自然會降低,尤其是角質層的含水量降低,就會導致皮膚乾燥,甚至形成細紋、裂口,加速皮膚的老化。
挑選輪椅,要同時考量環境及個人因素。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科主任陳適卿說,若輪椅出入的地方幾乎都是平坦水泥、柏油路面,可以考慮用不灌氣的實心胎;相反地,若經常要出入顛簸不平、有小溝渠的路面時,充氣胎避震效果較好,比較舒適;而且,最好選擇直徑較大的腳輪(小輪),較容易跨越。
另外,若要在室內使用輪椅,還要考慮門的寬度,以免輪椅無法進出。陳適卿說,一般輪椅都是驅動輪(大輪)在後,腳輪(小輪)在前,操控較容易,迴轉半徑卻較大,室內型輪椅的骨架經過特殊設計,大輪在前、小輪在後,因輪椅長度較短,迴轉半徑較小,較適合在相對狹窄的室內空間活動,不過,這類輪椅較為少見。
選輪椅和買衣服一樣,要挑選適合自己身材。合適的輪椅,老人家不只坐得舒服,身體也能得到支撐,否則長久下來,不但可能肢體變形,還會長褥瘡。
國泰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組長潘晨光說,不只沒有行動能力的人要坐輪椅,有些小腦中風患者,站立雖無問題,但平衡功能受損,一抬起腳走路就易跌倒,為避免跌倒骨折、頭部外傷等傷害,建議也要坐輪椅。
四十三歲住南投的陳先生因為生意失敗,借酒消愁很長的時間,不料突然多次吐血,經到彰化秀傳醫院檢查才發現是嚴重肝硬化,讓他的人生突然變成黑白,秀傳移植外科主任巫奕儒醫師表示,只有換肝一途,幸運的是他等到適合的肝臟做移植手術,重拾彩色人生。
情緒雖然會致病,但善用情緒間的關係也能治病。中西醫師廖桂聲表示,人的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致病所牽涉的疾病範圍廣泛,除疾病本身證候不同,所以必須做不同的辨證論治外,治療上,藥物其實只佔三成,大部份為心靈治療,包括情緒護理等佔了七成,因此,善用各種情緒相勝的原則即可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