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了,有許多的民眾開始出現鼻子不舒服的症狀。如鼻塞、打噴嚏、流鼻水的過敏或者是感冒的現象。有些病人病情稍微嚴重一些,可能會合併有黃色或是黃綠色的鼻涕,鼻子的分泌物味道臭臭的,持續性的鼻塞或是鼻蓄膿。耳鼻喉科醫師詹益智表示,這種鼻竇炎的現象,大多是一般細菌感染造成,但是只要是治療時間過久都沒痊癒,則要小心可能是其他病因所引起。
冬天容易誘發鼻竇炎,但鼻竇炎的症狀有那些?詹醫師表示,一般而言,病人會有鼻涕倒流,鼻塞、頭痛、甚至嗅覺功能變差或喪失,若急性發作則會有發燒、倦怠、畏寒、嚴重頭痛之現象,且疼痛之位置與鼻竇位置有相關性。急性鼻竇炎多由感冒引起,又稱病毒性鼻竇炎,其症狀較明顯,如鼻塞、頭痛、鼻痠脹等。鼻涕剛開始呈水液狀,後來變得黏稠,但少有發燒等全身症狀,約3至5天症狀便可減輕。慢性鼻竇炎又稱鼻蓄膿,其症狀包括:頭痛(鼻竇前額痛,尤其是鼻根部)、前額和眼眶下脹痛、慢性咳嗽(鼻內分泌物倒流至咽頭而引起)、經年性感冒、鼻內腥臭味、臉部疼痛、鼻涕黏稠且呈黃綠色。
而過敏性鼻炎者,罹患鼻竇炎的機率也高於正常人;過度的寒冷刺激鼻竇,或因感冒惡化而併發;鼻骨或顱骨的發育不正常,造成細菌容易侵入鼻竇;鼻內有腫瘤或息肉,常會先出現類似鼻竇炎的症狀,而過度使用鼻噴劑也常誘發鼻竇炎。
對於有慢性鼻竇炎的患者,可藉由開刀來根治。署立雙和醫院家醫科葉姿辰也表示,一開始會用抗生素,來使濃稠的鼻涕變清;而後才用抗組織胺藥物來收斂。
詹醫師也提醒如果有民眾久治不癒的鼻竇炎,還是要請耳鼻喉科專科醫師詳細加以評估,必要時可能還是要接受切片檢查以確定診斷。
【 2010/01/01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