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ECFA議題中,從雙英辯論開始,民進黨就不斷反覆陳述其對弱勢產業與勞工的傷害,這也是民進黨反對ECFA的主要原因與訴求,好一個民胞物與、人飢已飢的政黨哦!
但,民進黨也同時要求政府要儘快與其它國家─最好是歐美主要國家或東協國家等,簽訂FTA(自由貿易協定)。這兩個論述之間,其實存在著本質上非常嚴重的矛盾,民進黨的偽善,盡在其中矣!
在ECFA議題中,從雙英辯論開始,民進黨就不斷反覆陳述其對弱勢產業與勞工的傷害,這也是民進黨反對ECFA的主要原因與訴求,好一個民胞物與、人飢已飢的政黨哦!
但,民進黨也同時要求政府要儘快與其它國家─最好是歐美主要國家或東協國家等,簽訂FTA(自由貿易協定)。這兩個論述之間,其實存在著本質上非常嚴重的矛盾,民進黨的偽善,盡在其中矣!
六月廿四日,年方五十三歲的澳洲總理陸克文忽然辭職,由女副總理姬拉德(Julia Eileen Gillard)繼任(美聯社)。
六月廿四日,年方五十三歲的澳洲總理陸克文忽然辭職,由女副總理姬拉德(Julia Eileen Gillard)繼任(見圖,美聯社)。陸克文曾在兩岸學過中文,能說能寫,台灣媒體對他頗為熟悉。有關他忽然去職的報導與分析文章不少,卻因資訊不足,沒能抓到癢處。
國際法承認國家主權是神聖而不可侵犯的,國家自我防衛的權利,絕對不會受限於任何法律條約,所以凡是涉及國家重大利益的國際條約,都會包含「國家安全」的例外條款,提供締約國作為政治安全閥,在必要時可以基於「國家安全」的理由,違反條約義務,終止法律效力。例如美國退出反導彈條約、北韓退出禁止核武擴散條約等,均屬是例。
「國家安全」雖是最高利益,但是如果任憑締約國自行解釋何謂「國家安全」,則國際條約之法律效力即蕩然無存,因此對於「國家安全」的界定,總有若干「條件性」的限制。WTO有國家安全例外條款規定,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也有類似的規定。
十年前公視一檔連續劇《人間四月天》,讓徐志摩的浪漫情史再度家喻戶曉,一時間老掉牙的五四文藝腔在BBS站竄紅,年輕網友們以各種戲謔方式「許我一個未來」,諧擬劇中開口閉口的靈魂、自由與愛情。一腳踩在封建婚姻、一腳踩在自由戀愛的徐志摩,為了追求才女林徽音,甘冒世之不韙登報離婚,後又與朋友之妻陸小曼雙宿雙飛。而當其恩師梁啟超怒斥其婚姻兒戲、用情不專時,他亦不惜以「我將於茫茫人海之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回應,理直氣壯之餘,儼然不惜以身殉道。
然而彼時網路上火紅的著「摩」現象,卻是新科技舊道德的死灰復燃,徐志摩身邊的三個女人,含辛茹苦的元配張幼儀,深得網友同情,才華洋溢的林徽音,讓一票網友心嚮往之,只有那離婚再嫁的陸小曼,成為眾人撻伐攻訐的對象。就像既有的歷史評價與坊間八卦一般,為追求愛情不惜拋妻棄子的徐志摩,怎麼說也還是個才子,一樣為追求愛情不惜毀家棄夫的陸小曼,卻終究只能是個不守婦道的淫婦,既非佳人更非才女。
▲孫立人生前最親近,陪伴40年以上的4名部屬故人(由右到左);義子揭鈞、隨身攝影羅超群、隨身參謀奕廉,隨從參謀陳良壎,在孫立人公祭前夕整夜守靈,回憶他生前點滴。(本報資料照片)
「祕密戀情如何能生、又如何能滴水不露」?讓長年蒐集孫立人與新一軍史料的我,不得不從懷疑轉而接受,甚至為之感動、歎息!
可是我說不出,俯首方寸,耽迷細節,在莠草雜稗裡,我偶爾能神飛天外,土遁到另個時空,長風浩瀚,天河沸騰,過去和現在扭絞成團,沙漠與冰川嗤嗤相撞。怎樣,我的病態是不是挺嚴重?
不行,得走咯,跟人約在文華喝午茶,還得沖涼收拾,再拔幾棵就停手吧。這叢黃花酢漿真長,一路彳亍蜿蜒,上有飽熟之蒴果,下有匍匐之莖條,兩頭開枝散葉,禍患不絕,須得順藤摸瓜,連根拔起,一舉殲滅。
在我們的呼籲下,馬總統上周四公布了後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時代的經濟發展戰略。這個戰略的核心,一是成立兩個高層次小組,一是招商與自由貿易協定(FTA)雙管齊下的推動計畫。但這些規劃,好像都還不到戰略的層次,而只是戰術的運用。在政府用成立幾個小組、增加幾件投資案、洽簽幾個FTA這些量化指標來評估成效的同時,更需要眼觀未來的布局、清楚的長期目標以及逐步實現的方法。
先談這些戰術。招商小組與經貿戰略小組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遠的不說,光是這幾年的天網計畫、愛台12建設的海外招商,乃至於「促進投資聯合協調中心」等,吸引外資政策已不知幾凡。確實,在亞洲地區中,台灣外人直接投資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一直落後,甚至低於馬來西亞等國,使招商引資成為重要的工作,而後ECFA時代提供了吸引外資的新誘因。但是,我們看不出這個新招商小組有那些如魔術師劉謙般的能耐,可把招商帶到新境界。
ECFA簽署完成後,兩岸的企業有更大的空間來發揮兩岸的比較利益,兩岸產業必然會形成更緊密的結合,包括水平分工與垂直分工的出現。尤其對於名列早收清單的產業,在免關稅的誘因下,這些產業的廠商必然會在兩岸間建立更完整的產業鏈,這對於提升兩岸產業的競爭力也會有更大的助益。
不過,簽署ECFA只是一個開始,兩岸的經濟合作未來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未來兩岸合作還有幾項重點項目應繼續深化合作:
時序甫跨入下半年,G20領袖在多倫多高峰會掀起的退市論戰,持續在市場生波。由於6月份美歐中製造業指數全面下降,投資人不僅質疑美國經濟是虛復甦,更憂心中國經濟會硬著陸,導致7月一開始,全球商品與股匯市就出現劇烈震盪。一個值得玩味的現象是,投資人為了趨吉避凶,再度積極轉進日圓與日債,促使日圓兌美元匯價一度漲破87日圓,再創7個月新高。
「投資人將日圓資產視為避險天堂」,乍聽之下似乎不合邏輯。畢竟日本經濟已經失落了20年,國債總額相當於國內生產毛額(GDP)的兩倍,舉世無雙。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即將送進立法院,可以想見,朝野立委勢必會有激烈的攻防角力。當然,針對如此重要的議題,立委必須代表民眾表達意見,對政策進行監督,但國家的發展不能無止境地耽擱,我們不希望看到黨派之爭陷入無法自拔的泥淖,以致阻擋了台灣開啟全新發展的契機。
立法院要以何種方式處理ECFA,已經成為爭執焦點。府院高層認為ECFA雖然不是條約,但處理方式仍然可以比照條約,亦即和過去處理與其他國家的條約一樣,整本進行可否決議,要嘛同意,要嘛否決。但民進黨方面認為ECFA既然不是條約案,就應該要逐條討論審查。立法院長王金平也認為國會可以自行決定如何處理,而且必須得到在野黨的支持。
衛生署在不到三個月時間內,共發布了十一例肉毒桿菌中毒病例,這些人都吃了類似的食品,但卻找不到病源證據,衛生署很清楚中毒的禍首來自真空包裝,可是卻缺乏積極有效的作為,對於空真包裝食物的處理,腳步必須加快。
媒體報導,英國政府將於明年五月就是否改變國會選舉制度進行公投。也就是英國選民將要選擇維持現有的「相對多數決制」,或是改採「選擇投票制」(或稱為「偏好投票制」,屬於「絕對多數決制」的一種)。如果英國國會選制真的出現重大變革,將對英國政黨政治與政府組成造成深遠的影響。
選制改革是目前保守黨/自民黨聯合政府得以組成的關鍵議題之一。由於英國長久以來所使用的單一選區相對多數制對兩大黨有利,使得自民黨雖然在歷次選舉中有兩成左右的得票率,卻在國會中擁有不到一成的席次。因此自民黨長期以來便以選制改為比例代表制,作為其選舉時的重要政見,此次共組聯合政府,在選制改革議題上,兩黨妥協提出了「選擇投票制」的替代方案。
不同經濟體之間的經濟整合協議,通常會產生所謂的「貿易替代效果」,也就是原來從經濟協議以外國家所進口的物品,改由參加整合的國家進口。當然,也可能有「貿易創造效果」,也就是因為協議的簽署,而增加彼此的貿易往來。無論那一種效果大,對於沒有參加協議的國家,都會是焦慮的來源。
這就是為什麼近年來出現區域經濟整合的「骨牌論」,或「傳染論」。也就是,只要有一個重要的自由貿易區成型,其他經濟體會陸續跟進。在亞洲,從東協形成自由市場開始,這種骨牌連動的效果十分明顯。中國大陸、南韓、日本似乎都是搶著和東協簽署自由貿易區的協議。南韓最近幾年的動作更明顯,除了東協之外,它還試圖和美國、歐盟、印度簽自由貿易協定。在兩岸密集談判「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同時,南韓總統李明博於今年四月間在青瓦台召開了「緊急經濟對策會議」;據報導,知識經濟部長崔炅煥在會上表示:南韓將研究推進南韓和中國大陸有關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條件,以便於讓南韓企業確保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
九十一歲時以個人回憶錄《終點前某處》(Somewhere Towards to the End )一書,獲得二○○八年科斯塔獎(Costa Prize)傳記獎的英國女作家黛安娜阿西爾(Diana Athill),被喻為是誠實書寫一個女人一生性、愛與死亡的作家。
上周三,阿西爾應邀出席一項在倫敦舉行的有關「老年」的演說;這位已經九十三歲的英國女作家,闡述自己的過去與現在,面對失去親人和自己逐漸走向人生終點的感受。談笑風生中,阿西爾說,「對抗未來最好的方式,就是珍惜此刻的每一個細節。」
▲《烽火儷人》中蕭湘被「姨媽」安排到屏東當將軍祕書,在屏東的這段期間也發展出一段刻苦銘心的感情。圖為孫立人屏東行館,現改建為族群音樂館。(本報資料照片)
整理/劉屏 與孫將軍那一段,時間並不長,沒有什麼自豪,不過給我年輕的歲月加上一些色彩。這個色彩,在我看來,有時候好看,有時候也不好看。
馬總統宣示在後ECFA時代全球招商、全球佈局,包括美國、日本在內的重要國家也一致表示樂見這樣的發展;值此同時,民進黨則正在綿密盤算,如何以焦土戰術在國會杯葛此一兩岸協議。
就法論法,ECFA案要如何審查,實在看不出有任何問題。這兩天藍綠陣營都圍繞著ECFA是不是條約,或者準條約打轉,有點轉不出來的樣子;藍營不便把兩岸協議定位為條約,但為了避免逐條審查又拚命把它推向「某種」「長得像條約」的東西定位;綠營則很想把兩岸協議定位為兩國條約,但為了逐條審查又拚命否認它是條約。然而,只要對國會議事程序有基本的瞭解,就知道「是不是條約案」,從來就不是審議的真正「準據」;問題應以「是不是法律案」為準。也就是說,如今應該問的是,兩岸協議是不是「法律案」;如果是法律案,原則上就要逐條審議;如果不是法律案,原則上就不要逐條審議。和法律案站在同排而可以比照法律逐條審議的,只有預算案和修憲案。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完成簽署,並經行政院院會通過,刻正送往立法院審議;如無意外,ECFA將在立法院批准後,於明年元旦生效實施。考量到ECFA本身執行的複雜性,協議文本特別訂有「機構安排」條款,明確表示在ECFA生效後,雙方將共同籌組「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承擔落實目標所必須進行的磋商工作,以及監督並評估ECFA的執行,解決任何關於ECFA的解釋、實施和適用爭端等事宜。兩岸經合會的設立是必要的,更是重要的,攸關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及自由化的推進節奏,實須謹慎以對。
ECFA是架構性協議,目前僅對迫切性議題如部分貨品關稅減讓及服務業市場准入等,以早期收穫清單方式優先處理,更廣泛的雙邊經貿議題仍採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推進。依協議條款,明年初生效後,有關貨品貿易、服務業貿易、投資保障和爭端解決等四大議題,將在ECFA生效後六個月內啟動後續協商,以逐步減讓或消除雙方貨品和服務貿易的障礙,推動進一步自由化,而這些後續協商任務就是由兩岸經合會一肩擔起。
大陸中央15個部委組成「台商權益保障經貿考察交流團」,於日前來台訪問。其中,「國土資源部」副部長的位列其中,特別引人重視。因近年台商在大陸頗受土地問題所困擾,且該問題迄今尚未有根本解決之方案。因此,各方皆盼望,大陸土資部副部長此次來台,能夠全面掌握台商土地問題之要害,使該問題得以迅速解套。
近年大陸台商土地問題之凸顯出來,主要原因是大陸當局自2004年起,對工商用地供應採行嚴格的「宏觀調控」政策,其中大幅緊縮了用地供應,並顯著提高了「投資強度」(投資多少錢才能取得1畝地)標準。此外,還有過往用地的總清查,使以前拿地而過期未用的項目,紛紛被強制收回土地,以及,早期以權宜、不規範途徑取得的「無國土證」用地,也大量被收回土地使用權,或遭罰補高額的地價差額。
立法院5月底休會,引起社會廣泛爭議的公共債務法(公債法)修正案,未能如期通過,這或許剛好可以給予朝野一個反思的時間,釐清一些重要的觀念與問題。這次修法的目的主要係為因應地方未來龐大的財政需求,擴增地方政府法定舉債空間。論者除了對地方債務上限指標統一採用占歲出的比率有所質疑之外,更重要的是對地方政府還錢能力的擔心,深怕地方舉債過多拖垮財政,引發破產危機。如果地方係為從事建設開發而舉債,又如果地方能有明確穩定的收入來源還債,則我們相信社會的疑慮必可消除泰半。就此而言,美國實施多年的「租稅增額融資制度」(Tax Increment Financing, TIF)正好提供我國一個難得的借鏡機會。
近數十年來,美國都市開發建設經費的籌措大多採行TIF制度。由於此制毋需開徵新稅亦不用提高稅率即可達到開發地方及自我融通的效果,故廣受美國地方政府喜好,成為美國地方政府都市開發的主要政策工具。美國地方最主要的稅收來源為財產稅,而財產稅的稅基乃決定於財產價值的高低。地方建設好,經濟表現佳,轄區內的財產價值就會提高,從而財產稅稅基乃至財產稅的稅收亦會隨之增加。所謂TIF即是地方政府以特定計畫區內開發所產生之增額稅收,支付開發所需成本的一種融資制度。地方政府先以舉債籌措建設所需經費,然後再以預期未來財產稅所增加的稅收做為債務償還的財源。這是一種自我融通機制的設計,亦是一種受益付費觀念的實現。
從李登輝到陳水扁執政期間,台灣幾乎被封鎖起來,兩岸關係頓形「怒目相對」狀態,等到馬英九繼任,才出現「友善相待」局面。馬政府在執政措施上或有若干值得檢討地方,但在處理兩岸互動方面確有不容抹殺的突破。民進黨在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批評得很猛烈,可是仍不否認它實質的功能。台南縣長蘇煥智指出,民進黨有關ECFA的政策模糊,到底是全面反對或有條件反對,讓人看不懂。台北市長參選人蘇貞昌只好含糊表態,可以與中國簽署規範,反對ECFA的內容與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