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直人就任日本新首相前後,他是否會執行「親華」的外交路線就為部分中國媒體所關注。一度傳出的菅直人要首訪中國,讓許多人感到興奮,伊藤忠商事最高顧問丹羽宇一郎駐華大使、來自台灣的華裔女政治家蓮舫入閣擔任行政革新擔當大臣,都被解讀是「親華」的訊號。

     「親華」這樣的字眼,使用在兩國的外交關係中,並不是正面的意涵,它彷彿在說某位他國的領導者因為個人感情甚或是私利羈絆,偏離了國家利益本位,對中國過度的親善。這種語彙的一再出現,反映的是部分大陸媒體和評論員的一廂情願與自我本位。

     毫無疑問,與中國淵源頗多,早在1984年就訪華,還見到了時任全國青聯主席的胡錦濤的菅直人,不是反中的右派,在敏感的歷史問題上也絕不偏頗極端。6月15日,菅直人在日本參議院表示任內不會參拜靖國神社,正說明了他的穩健立場。不過,領導人的立場與感情是一回事,國家的戰略大局與階段性的策略考量才是最重要的。

     對於日本民主黨政權來說,他們的確認識到如何面對日益崛起的中國,是日本外交的最重要課題之一。更重要的是,由於美國的對華政策已非單純的遏制中國,而是包含著透過接觸來影響中國,並利用中國來實現美國利益,所以單純的「聯美抗中」並非聰明之計,美國也未必會在所有議題上都與日本站在同一陣線,必要時,日本應採取超越美國的對華接觸策略,就如同當年日中建交還早於美中建交一樣。但即使如此,這也絕非「親華」,而是要強化日本對中國的影響力,要利用中國來實現日本利益,比如安全保障和經濟利益。

     更重要的問題在於,即使日本想在日美中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這首先需要拉開日美的距離),日本有多少籌碼能夠實現這個目標呢?從普天間基地爭端,我們知道日本的籌碼與迴旋空間是很小的。對繼失敗的鳩山而來掌握日本方向的菅直人而言,階段性最優先的外交課題是日美關係,而不是日中問題。由此,我們就可以理解是鳩山,而非菅直人前往上海世博的深層次原因了。

     至於丹羽宇一郎的任命案,大陸媒體喜歡強調丹羽的中國經歷,這也成為菅內閣「親華意向」明顯的證據。其實,丹羽曾派駐美國9年,所以菅直人內閣的官房長官仙谷由人稱許丹羽的用詞是「在對華、對美關係方面擁有龐大的訊息量和人脈」。也就是說丹羽不僅是個中國通,更是有多方面閱歷的人物。其實,他的任命或許更突顯的是日本對華外交上將經濟、而非政治列為首位,透過參與中國崛起,運用巨大的中國市場所帶來的機會,實現經濟起飛,正是日本領導層的核心關懷之一。

     其實,中國的輿論界無須為日本政局波動過分或喜或憂,重要的是清楚看到兩國關係發展上已有的成就與局限。日本的中日關係學者毛里和子曾期許兩國能從雙邊及地區利益的大局出發,發展協調性合作(而非對抗性、競爭性),從事兩國關係的制度化建設,如危機管理、領導人定期接觸、多層次交流渠道、在政府層次推動共同事業等等。如今,這些工作都正有序的開展前進。未來,只要能妥善處理兩國關係中有可能傷害彼此感情的突發事件,持續加強兩國民眾間的親善關係,中日關係就必能穩步前進。

 

2010.06.16 旺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