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年以來,人民幣升值議題持續受到關注,美國與歐盟促升人民幣的政治壓力日益高漲。上周美國財長蓋特納在眾議院聽證會上公開表示,白宮對人民幣問題已失去耐心,將採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加速人民幣匯率升值。歐盟也表示,將會對人民幣匯率與貿易問題達成共識,共同面對中國。

     面對美歐的壓力,大陸官方及媒體雖強力反駁人民幣低估的論調,並聲言不會屈服於外力而升值,但在實際行動上,似刻意讓人民幣升值,一周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幅度達0.8%,累計2周升值超過1%,創下2005年匯改以來新高。惟因美國國會聽證會已經結束,加以最近日本央行採取大動作干預日圓匯率,故市場預料人民幣短期升值壓力將暫趨緩,甚至還有逢高回檔的空間。

     事實上,近月大陸經濟的高速成長已明顯趨緩;因為缺工、富士康事件及連串罷工事件引發的加薪潮,讓依賴廉價勞動力的加工出口業成本大增;再加上8月大陸通貨膨率突破3%,人行升息壓力倍增;這些新情勢對大陸經濟的衝擊正持續擴大,也勢必讓大陸對外出口逐步降溫。在這種狀況下,人民幣並無大幅升值的條件,這也是今年8月人民幣中心匯價不升反降的重要原因。最近若非日圓大幅升值及美國政府與國會連番施壓,人行並無放手讓人民幣升值的空間,這也反映出當前大陸當局面臨的兩難困境。

     從國際經濟大勢來看,美國經濟恐步日本後塵,陷入長期成長停滯的狀態,歐洲迄今仍未脫離主權債務危機引發的經濟風暴,美、歐政府在經濟展望不佳的情況下,要求亞洲各國尤其是中國大陸調整過於依賴對美、歐出口的經濟成長模式,乃勢所必然。歐巴馬政府聲言美國不會再繼續以消費提供全球經濟成長動能的舊模式,並將代之以出口帶動經濟成長的新模式,擺明了就是要求亞洲各國擴大內需,並讓貨幣升值,以增加進口,減少出口。

     以日圓為例,最近日本經濟狀況不佳,但日圓卻逆勢大幅升值,日本政府雖有意重啟6年來曾動用的干預匯率措施,然美國及歐盟卻無意聯手抑制日圓升值,致使日本央行遲至上周才趁勢出手阻升日圓,然效果如何,尚在未定之天。日圓因為國際化程度高,全球外匯市場交易量龐大,日本政府干預不易。但人民幣情況截然不同,因為人民幣迄今仍不能自由兌換,國際市場交易量有限,人行握有控制人民幣升貶的絕對力量,因此,美、歐改採政治手段促升人民幣,如蓋特納即向美國國會議員承諾,將利用11月首爾舉行的20國集團(G20)峰會要求人民幣加速升值;歐盟官員亦暗示將在10月初舉行的中歐峰會對人民幣升值繼續施壓。

     面對美、歐促升人民幣的高漲聲浪,大陸當局需考量經濟承受能力,避免重蹈1985年日本接受《廣場協議》(Plaza Accord),讓日圓大幅升值的覆轍。但另一方面,必須加快經濟結構調整速度,讓內需擴大,使其能夠有效彌補因人民幣升值壓力導致出口成長的減緩。同時,也應加速推動人民幣自由兌換及國際化進程。多管齊下,緩和人民幣升值壓力,確保大陸經濟長期持續的健康成長。

 

2010.09.21 旺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opoftheview 的頭像
    topoftheview

    宜誠鼎峰社區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