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少長官面對部屬工作勞逸不均的抱怨時,常以「能者多勞」做回應。此話意含誇讚與安慰,實則是沒擔當的「和稀泥」思維。雖然「列入考績」也常是長官的「口頭武器」,但實際執行效果仍屬有限。除非能者與不能者酬勞有別,否則同仁之間的工作態度,一次多勞不會計較、二次多勞心裡嘀咕、三次多勞牢騷出口、多勞成習可能就難抑怨怒動作的引爆了。
私人企業主管有資格說「能者多勞」,因為老闆可以給多勞的能者更多酬勞獎勵,也讓少勞者看在眼裡心生羨慕而變多勞,亦可激勵不能者因多勞而變能者;反之公家部門的主管沒有權力任意支用公款,所以講「能者多勞」只是口頭獎勵,沒有實質誘因。更糟的是,如果「能者多勞」風氣在團體裡相沿成習,必然累死「能者」,而「不能者」可以輕鬆愉快的上班打混,致使最後「能者也裝不能」。
任何公私機關團體的工作分配,絕對難以論斤秤兩的方式求得勞逸均等,但也不該懸殊太大,否則多勞的能者必定加速折損。
當部屬對工作分配不均有所埋怨時,拜託長官不要僅以「能者多勞」一語帶過,因為那不是有為長官的優良表現。該做的是應對「不勞、少勞」者有所動作,否則一顆屎會壞一鍋粥,受害的是企業本身。
2010.07.07 自由電子報 / 螺絲釘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