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說,這種方式就是「BUILDING BLOCK」,也就是堆積木,拉近雙方的經貿關係,這是在政治有困難的情形下,最好的方式。 

  蔡英文指出,台灣只要在WTO取得最惠國待遇的保障,就立於不敗之地。執政黨在還有許多不確定因素中,6月就要簽ECFA,從今年6月起的10年,就要開放工業的產品、農業產品、服務業部門,「這不叫做冒進,這叫做什麼?」 

  蔡英文說,馬總統要簽ECFA叫循序漸進嗎?民進黨的循序漸進遭執政黨稱為鎖國,「馬總統,您作為一個總統,不致於這麼不公平吧?」 

  交互詰問時蔡英文質疑,馬總統有何政策可有效處理財富重分配問題?台灣貧富不均現象惡化,香港簽CEPA(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後貧富不均問題很嚴重,在聯合國統計中為全球最糟。簽署ECFA將引發台灣有史以來最大產業調整及財富重分配,質疑政府的新台幣950億元基金不夠?政策性作為為何? 

  馬總統說,決定與大陸展開ECFA談判,「當然是有備而來,不是倉促上陣」。在世界貿易組織(WTO)架構下,單項產品談判能否享受排他的免稅利益,是很大的問題,這是民進黨提出的替代方案,但國貿局說根本不可行,只有1個項目怎麼談?而且國內這麼多產業,要優先提哪一個呢? 

  總統說,現在做法是儘快協商,早期收穫後一步步往前推進,往後循序漸進步步為營,未來有哪些變化,可再根據變化採取因應方法,亞洲經濟整合速度快,不能再蹉跎下去。 

  馬總統表示,台灣可跟美國談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但要一步步來,現在跟大陸談ECFA,某些方面來說,也是一步步來。如果馬上跟大陸談自由貿易協定(FTA),把所有產品都放裡面,這是冒進。 

  總統指出,台灣早就開始與美國進行TIFA協商,跟其他國家也在進行,但有許多場合沒有跟大陸有這類的連結,使得這些國家不敢有任何的動作,相信民進黨執政過,應瞭解這困難的存在。 

  馬總統說,政府要簽ECFA的重要原因,就是希望踏出這一步,把這些國家猶豫情緒減少、增加參與意願。 

  至於簽署ECFA後如何因應財富重分配的問題,馬總統表示,自由貿易後也許貧富差距會擴大,但不代表能因此而不貿易。總統說,政府會透過租稅、社會福利等手段,讓弱勢受到照顧,「這才是正辦」。 

  馬總統說,不能因為會造成貧富擴大就不做,要做,但把可能的副作用減少。 

  蔡英文質疑政府的新台幣950億元基金是消極作法,因應財富重分配等問題,政府到底有何做法?如何創造優質工作機會、要多久時間才能讓無法有效生產的農民移到其他部門工作? 

  蔡英文表示,TIFA跟ECFA最大不同,是TIFA沒有把台灣綁進10年的開放時程,只要有早期收穫清單,就會有10年開放的期程,不可能只要早收清單而不要10年開放期程。 

  她說,寧願相信馬總統是錯誤認知,而非故意欺瞞中國透過讓利選擇性給予貿易特權,將財富留給屈從中國意志的人,她質疑政府將如何處理中國的讓利問題? 

  馬總統說,政府將透過租稅、社會福利措施,控制財富分配不均,但第一步將先照顧因沒有參與亞太經濟整合而受害的產業,進一步再處理其他。 

  對於蔡英文質疑,如果簽定ECFA,就是WTO第24條下的自由貿易協定,也就是10年時內必須把市場打開,90%以上市場要自由化的問題。馬總統表示,這些目前並不是鐵律,而且有太多例外,連台灣和尼加拉瓜簽署協議的開放期程都可以15年,其實都有這些例子。 

  馬總統說,有關中國大陸提出的讓利說,應該是互利而不是讓利,台灣和大陸的經貿關係一向都是互利,台灣到大陸投資給大陸創造很多就業機會,也繳很多稅,看起來對大陸有利。另外,雙方20幾年貿易順差超過4000億美元,所以雙方都有利。 

  總統表示,台灣銷往大陸的貨物,可能是關鍵的上游零組件,到大陸加工再賣到歐美,大陸也依賴這樣的型態。對於大陸提出的讓利說,他認為,談判桌上才會知道是否有讓利的行為,現在都言之過早。 

  馬總統說,政府的原則是以台灣為主,只要對人民有利的,政府就不會放棄;如果大陸要用某些讓利,得到其他的東西,「對不起!我們有我們的法律,我們有我們的原則,這一關我們守的非常緊。」政府一定會全力捍衛中華民國與台灣的尊嚴。 

  對於蔡英文認為950億元基金不夠,馬總統表示,950億元要增加也可以,這是概數,將來看實際的情況來處理。總統說,17個弱勢的傳統產業並非都納入早收條款,因為談判結果尚未出來,所以政府在做準備。 

  馬總統說,相信蔡英文也可以看得出來,經濟部或農委會都會做準備,即使不開放農產品,農委會還是會很小心。因為台灣經濟規模小,容易受到傷害,所以政府會特別小心,希望不要受到傷害。但是這一步不踏出去,對台灣未來真的有非常不利的影響。 

  總統表示,蔡英文參加過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談判,當年參加世貿組織談判的壓力恐怕遠大過和大陸談ECFA,當時動員很多人力物力與延長很多時間,就因為世貿組織的經驗,一定要循序漸進步步為營,才能更有效保護台灣權益。 

  馬總統說,如果現在不踏出這一步,「我們就落後了!我們就出局了!」 

  蔡英文在結論時說,台灣跟中國簽ECFA的衝擊,將遠超過加入WTO對台灣的衝擊,因為中國現在的產業結構對台灣很多技術低階工業產品與農業會產生很大的衝擊,而且是前所未有的衝擊。 

  蔡英文表示,馬總統在今天的論述中,一再訴求相信總統的保證,要相信台灣人有去打拚的勇氣,但勇氣與打拚不是台灣唯一求生存的方法,負責任的政策要有對的政策來導引人民。 

  她質疑,若總統只是要求人民相信他,相信很多台灣人民都會說,「我們怎麼相信你呢?當你的633(經濟成長率達6%、人均所得達3萬美元、失業率3%以下)我們現在還看不到在哪裡」,大家很可能會說,「ECFA會不會是2010年版的633呢?」 

  她指出,總統剛說不是讓利,若不是讓利,為何中國會答應831項農產品未來10年都不需要開放呢?若不需要開放不是讓利,那是什麼呢?WTO有90%必須要自由貿易化,總統說有很多例外,但不會讓台灣對831項中國農產品都不開放吧? 

  蔡英文說,總統舉的例子都是一個已開發國家與一個相對落後的國家所簽,在中國跟台灣的情況下,可能是不存在這種例外的可能性。她覺得總統今天迴避了好多問題,也沒有回答她提出的很多問題。 

  蔡英文表示,她剛提到的新台幣950億元基金,不是錢的問題,而是基本的政策問題,總統講的減稅、租稅、福利措施等,是消極的作法,總統有沒有積極作法創造就業機會給人民?大家有沒有好好想過現在社會出現的問題是什麼?就是工作機會不夠嘛。 

  她說,政府每天講說要改變台灣在東亞地位、加強台灣競爭力,總統有沒有想過在自由化過程中,有一組人命中註定就是輸家,政府如何為他們創造就業機會、一個可以期待的人生,這不是總統該做的事嗎? 

  蔡英文表示,總統今天都沒有說要做什麼,台灣現在面臨很多問題,國家人口結構在改變,若不提出政策優先處理,將面臨老人失養、中年失業、青壯年沒有創業就業機會,而青少年沒有未來的環境。 

  她指出,過去十幾年來,台灣經濟以出口為優先,台灣社會集體付出很慘痛的代價,例如國土破碎、鄉村景觀文化被破壞、城鄉差距過大、水旱災交織等代價;台灣還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國民意志力沒有辦法凝聚,反而鬆懈對外敵戒心,面對中國時,政府進退失據,談判節節敗退,更將主控權交在中國手上。 

  蔡英文認為,台灣國家財政也很困難,限縮了總體經濟政策與產業政策空間,台灣經濟政策已陷入惡性循環,這些都不重要嗎?都不比ECFA重要嗎?這兩年來政府只有一個政策,就是ECFA,簽了ECFA將會限制處理上述問題的時間與空間。 

  蔡英文強調,ECFA將引發台灣有史以來最大經濟結構調整、最大的財富重新分配,而這樣的調整與重新分配最不利於弱勢團體、弱勢產業、廣大的勞工、農民與受薪階層;政府為了簽ECFA,讓社會陷入對立與焦慮,也因為ECFA,限縮了台灣經濟、社會、政治調整的空間與時間,陷入無止境的惡性循環,在兩岸關係中喪失自主性,將會成為中國附庸。 

  她說,總統先生,不要告訴她沒有其他選擇,台灣人是有其他選擇,請總統放慢腳步、冷靜想想,台灣事實上有很多選項,透過WTO、APEC(亞太經濟合作會議)及雙邊與區域貿易,跟中國與其他國家強化經貿關係,有實質經濟的融合,但沒有ECFA中10年必須開放的框架,陷在開放國內市場的壓力內。 

  她認為,台灣跟中國還是有很多事情可以談,卻要先談ECFA將自己鎖進中國,這非常不智;只要台灣經濟有實力,沒有人會遺忘台灣,也不會有邊緣化的問題。 

  蔡英文說,總統還講到,如果日本、韓國與中國簽FTA(自由貿易協定)後,台灣怎麼辦?這個問題並不難處理,台灣可以跟中國談,也可以跟中國有初步諒解,但正式簽署與生效可等台灣與其他國家簽FTA後同時生效,或是等中國與日、韓談好後再生效也可以,台灣為什麼要急著在6月簽、生效?早收清單一簽,台灣就被綁進10年開放期程,「總統,你一定要記住這一點」。 

  馬總統在結論時表示,「剛才蔡主席說,如果我們可以跟大陸慢慢談、慢慢解決問題,可是,請問,你們 
執政過,你還曾任陸委會主委、行政院副院長,當時怎麼沒有做?怎麼沒告訴大家可以慢慢做?」 

  他說,「你們當時沒有方案,所以我們才看到台灣經貿地位不斷滑落,我們為改正這個現象,才提出這樣的做法」。 

  馬總統表示,蔡英文講要循序而進、步步為營;政府的方案都有,當台灣增加對大陸出口,就業就會增加、許多外商願意來台投資。政大教授童振源曾研究有35%外商願意加碼,因為台灣的經貿地位不一樣了,台灣成為亞太經貿樞紐,與全世界接軌。 

  他說,為什麼日本、美國、東協都希望看到台灣這樣做,因為這樣他們比較願意與台灣打交道,不會得罪大陸。簽了之後有很多好的效果會發生,但民進黨都用負面角度看問題,認為是糖衣、毒藥,如果這樣看問題,台灣會越來越萎縮、會走不出去。 

  馬英九表示,1999年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主張「台灣與中國應透過全方位對話,尋求深切相互了解與經貿互惠合作,建立和平架構,以期達成雙方長期穩定與和平」。 

  他說,民進黨主張與政府要簽ECFA背景近似,關鍵在於「我們能做到透過經貿互惠合作,把台灣競爭力提升,你們做不到」。民進黨只會說空話,國民黨能做得到。 

  馬總統表示,民進黨執政8年因心態沒改變,使台灣無法走出去,「其實蔡主席不是這種人,你在很多場合都說台灣要走出去」,可是卻無法改變現狀,因為被非常堅硬觀念綁住。 

  他說,蔡英文希望看到佈局全球,其實就可以透過簽ECFA後,把台灣變成亞太經貿樞紐、打造成全球資訊中心與外商台商營運總部。關稅只是一小部分,服務業發展、智財權保護的重要性不下於關稅。民進黨不希望簽ECFA,真的會使勞工遭遇極大衝擊。 

  馬總統表示,蔡英文3月15日公開強調人民不安全感,「蔡主席,真的不要為選舉、為政治利益,這樣做是不道德的」,嚇勞工與農民,不是政治領袖應該做的,恐懼只會害台灣,勇敢才會救台灣。 

  他也說,韓國已和東協、新加坡、美國、歐盟簽自由貿易協定(FTA),當台灣與大陸開始談ECFA,韓國總統李明博緊急召開經濟對策會議要求韓國與大陸儘快談FTA。「人家都跑4、5圈了,我們還蹲在地上繫鞋帶」,「我們還要等多久?還能等多久,我們還想不想贏?」 

  為此,馬總統宣布,他要提升政府FTA小組層級,由他親自領軍,加速推動中華民國與主要貿易夥伴之間洽簽FTA。貿易是台灣生命,兩岸又同是世界貿易組織成員,簽FTA是成員的權利,也是台灣發展經貿契機,他要求中國大陸當局不要阻撓台灣與貿易夥伴洽簽FTA的努力。 

  馬總統表示,台灣面對劇變的時代,要團結,相信台灣、支持台灣、認同台灣。未來10年的台灣,簽了ECFA之後,經濟條件改善、外資增加、就業增加。台灣不願再逃避8年,世界貿易不會等台灣8年,「我們了解中國大陸對我們的政治意圖,但不因為這樣害怕、畏縮」。對台灣、台商、台灣民主要有信心,有經濟活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要險中求勝。

2010.04.25 中央日報 / 張達智/整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