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英國今年五月大選進入最後兩周。上個星期,參加自民黨黨魁尼克.克萊格的記者會時,與他的新聞聯絡人寒暄時,玩笑式的告訴他,現在台灣讀者對克萊格的印象就是,他曾經跟大約三十名的女性「嘿休」過。

     克萊格的新聞官搖頭表示,「那已經是舊聞了,台灣真的把它拿出來重炒嗎?」老實說,我也不知道是英國媒體還是台灣媒體,率先把這個多年前《每日郵報》訪問克萊格的新聞重炒,但這個新聞當年在英國也曾蔚為話題,掀起的風波,讓克萊格和自民黨都覺得尷尬。

     「不過,尼克至少很人性…,」,克萊格的新聞官說。他的反應,讓在場其他國際同業,忍不住笑成一片。沒錯,英國是個很奇怪的民族,傑瑞米.安帕克斯曼在他的《所謂英國人》一書中,開宗明義便說,英國人「被窩裡摟著的是熱水瓶而不是愛人的體軀─他們如何繁衍後代,至今仍是西方世界的一大謎團。」。但是,克萊格只有四分之一的英國血統,另外的部分為俄國和荷蘭。

     無論如何,把克萊格的風流帳,闡釋為「人性」,是很有意思的切入。過去十年,英國政治領袖的年齡愈來愈年輕化,唐寧街十號首相府的職員們也逐漸習慣聽見稚子的嘻笑和哭鬧聲。一九九七年,四十三歲的布萊爾一家五口搬進唐寧街時,曾令從後棟辦公大樓窗口可以清楚看到首相府內,孩子上下追逐的英國外交部官員,覺得很不習慣。但令人跌破眼鏡的是,布萊爾在首相任內,居然還添了第四個孩子。

     「他是怎麼辦到的?」、「他還有時間和精力嗎?」。布萊爾哭笑不得的表示,「我是一個很正常的人,有一個很正常的家庭婚姻關係。」,他並反問「這很奇怪嗎?」。

     不知道是真不知道,還是故作無辜,布萊爾一句,「這很奇怪嗎?」,恐怕踩到了很多人的痛處。根據英國國家統計辦公室,十六歲到五十歲間的英國女性,每八人中便有一人沒有性生活,七十歲以上的英國男性,每六人中便有一人沒有性生活。這些人當中,超過半數有婚姻關係存在。

     這個數據,實際上,並未讓太多人感到驚訝。從某個角度觀察,無性關係,似乎已逐漸成為現代英國,或者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社會現象之一。除有婚姻和伴侶關係的人沒有性生活,及我們熟悉的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外,實際上,無性戀(asexual)的比例也正急速增加中。今年三月,澳洲政府核發給一名「無性」英國人護照,性別欄上填寫「不定」,雖然開了世界首例,但也說明,「無性一族」已成為現代社會的一員。

     無性戀者是對發生性關係沒有渴望的人,這些人或與同性交往,或與異性交往,或者,對兩者都不感興趣。他們熱衷參與社交活動,也不排斥感情生活,但就是對性關係沒有慾望。倫敦聖巴索羅謬醫院精神內分泌科的教授葛洛斯曼認為,基本上,無性戀與基因無關,因為無性不利於生物進化原理。大部分的心理學家認為無性戀是一種極端的行為。無性戀者則強調,無性戀是一種性向,並非不正常。

     無性戀(asexual)和無性生活(non sexual)之間,看來是有差別。前者是根本沒有渴望;後者是有渴望,但無實質關係。然而,在現代的婚姻與伴侶關係中,許多無性生活的人,是不是無性戀者呢?因為基本上,這些人已經因為壓力忙碌或其他種種因素,早就失去了「性趣」。根據加拿大的社會學家包格特針對英國社會進行一項調查,結果發現四四%有婚姻關係和伴侶的人表示,他們對性沒有興趣,「性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跟運動一樣,如果你不喜歡,那又怎麼樣?」。

     無性現象,早就滲入我們的社會中。而在人性與無性的生活選擇上,孰是孰非,孰好孰壞,恐怕也不再是可以直接回答的問題了。你的選擇呢?

 

  • 2010.04.25 中國時報 / 江靜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opoftheview 的頭像
    topoftheview

    宜誠鼎峰社區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