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海嘯過境期間,全球每一個國家的經濟幾乎都躺平,因此,在政策上也沒什麼好猶豫及顧忌,花大錢注資救市,而且花越多,掌聲越大。不過,在金融海嘯的影響逐漸淡化之際,每個國家的經濟狀況便有所差異,有些國家還躺在加護病房,例如,被戲稱「歐豬四國」的葡萄牙、義大利、希臘及西班牙,還在為國家主權債務危機所苦;有些國家,已轉至普通病房,例如,美國、英國、法國等先進國家,景氣雖然已逐漸復甦,但經濟指標仍時好時壞,失業率也仍高高掛;另方面,新興及亞洲國家經濟情勢則不僅出院,補藥卻好像吃過頭了。

日前中國大陸發布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高達11.9%,是2007年來成長最快的一季,顯示出中國大陸經濟可能過熱的風險。在此之前,北京政府也曾想盡辦法,包括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提高購屋自備款等措施,試圖降低經濟加熱的速度,但顯然效果有限。幾天前,中國人民銀行再次表示,隨著金融危機的衝擊逐漸消除,中國應逐步擴大人民幣波動區間,以增加匯率彈性。

不過,這個邏輯也滿奇怪的。照理說,景氣擴張過速,應該是直接升息,怎麼會是升值呢?此外,中國大陸也開始調節所持有的美國債券部位。種種跡象顯示,中國大陸的確是在為人民幣升值做準備。雖然,日前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與美國總統歐巴馬會面時仍再次表示,人民幣不會在外國壓力下調整。

不過,準備歸準備,到底什麼時候付諸實施,也是眾說紛紜;有人認為中國大陸會在下半年讓人民幣與美元脫鉤,並升值5%,也有機構認為在6月20國集團(G20)高峰會時調升,而高盛首席經濟學家歐尼爾(Jim O'Neill)則預估,北京政府「最快」下周就會允許人民幣升值,幅度在2%到5%之間。年初時,中國大陸在面對歐美各國要求人民幣升值時,曾做過兩波的壓力測試,結果顯示,當人民幣升值超過3%時,對於中國大陸許多出口產業將造成嚴重的影響。也許因為如此,許多預測都認為,中國大陸不會讓人民幣升幅超過5%。

不過,話說回來,倘若升值幅度不及5%,對實質進出口也沒什麼太大的影響,那麼人民幣升值的目的到底為何?既滿足不了歐美各國的期待,也對經濟降溫、調結構沒什麼幫助,反而可能引入熱錢,引發更大的泡沫壓力。因此,倘若只有5%的升值幅度,而無後續的規劃,等於是項無效的政策。

過去日圓、新台幣升值過速釀成泡沫經濟,以及1997年亞洲許多國幣值高估引發金融風暴的不愉快經驗,讓亞洲各國視貨幣升值如猛獸。但以現今的亞洲經濟體質情況來看,人民幣及其他亞洲貨幣的升值,幾乎已是確定的趨勢,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再辯論該不該升值的意義已不大;該討論的是,升值後的亞洲經濟挑戰與機會,亦即與其花力氣阻升,還不如預做準備,以趨吉避凶。

當人民幣有效升值時,其可能引起的亞洲各國出口相對競爭力的變化,當不致太大,原因是,其他貨幣也會一併升值,現在就是明顯的例子。人民幣才打算準備升值而已,星元、韓元及新台幣就已漲翻天。不過,當亞洲貨幣升值,熱錢匯集,泡沫經濟風險也必然伴隨而來,如何把這股熱錢導入亞洲經濟的長期發展所需,破除過去的樓起樓塌、泡沫破滅的噩夢再現,並利用升值機會發展出亞洲自我的最終消費市場,恐怕才是亞洲各國最大的挑戰。

 

【2010.04.17 經濟日報╱社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