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常被認為男性的罹病比例高,不過專科醫師表示,男性與女性罹患心臟血管疾病好發年齡、症狀及風險因子都不同,女性常出現非典型症狀,易被忽略而延誤就醫。

北市有一位68歲的女性病患,常常牙痛、胃痛、肩膀痛,看遍大小科別,都沒有改善病況,後來作為心導管檢查之後,才發現她有三條主要冠狀動脈血管堵塞已達80%。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姜智耀表示,男女心臟血管疾病有多項差異性,女性發病年齡大約比男性晚10年發生。

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相較於男性患者常出現不同症狀,女性患者比較容易接受呼吸急促狀況,且經常出現「非典型」症狀,例如不尋常疲憊感、消化不良、背部疼痛、牙痛、下顎痛、頭痛、作嘔、暈眩等症狀,常被輕忽這是疾病的警訊。

 

【2010.02.08 聯合報╱記者莊琇閔/台北報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