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陸各省相繼舉辦過「台灣周」活動,例如遼寧台灣周、江蘇台灣周才剛落幕,但河南的「台灣月」就揭開序幕。由周到月,這是大陸各省的首發。

     河南的台灣月相當多元

     2010河南台灣月活動相當多元,其時間跨度之長、規模之大、活動內容之多,令人應接不暇。包括鄭州台灣產品節、2010年豫台經貿合作洽談會暨ECFA與中部崛起宣講會、兩岸關係研討會、豫台金融合作項目啟動、阿里山鄒族南陽探親之旅暨鄒族民俗風情園奠基儀式、第3屆「同根同源」豫台旅遊高峰論壇、台灣農產品展暨豫台農業合作項目簽約、豫台高校合作及台灣高校校長河南教育觀摩考察、兩岸陳林黃鄭姓氏文化探源等。

     河南代表中原,也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之一,與台灣歷史相連、文化相通、血脈相親。台灣人民雖然先人70%來自閩粵,但再往上追,其實很多都是來自河南。

     最近大陸盛行所謂的「中部崛起」,指的就是地處中國內陸腹地的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個相鄰省。6省總面積共102.8萬平方公里,有近30個台灣大;人口和經濟總量分別占中國約28%和20%,是重要的產糧和能源基地,與連接東西、貫通南北的交通樞紐,也是繼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渤海灣3大經濟區之後的新亮點。

     河南是大陸第一人口大省,2009年底總人口9967萬人,估計今年7月已突破1億大關。中部6省總人口3億6,加上鄰近的山東、河北、京津直轄市,整體人口就接近6億人。在中國服務業開展,消費能力抬頭之際,位於樞紐地帶的河南就特別是台商可以深耕的首選。

     目前台商在沿海地區遭遇勞工、土地、環保等成本上升的瓶頸時,中部地區的資源、人才優勢就凸顯出來。今年上半年,中部地區經濟成長率甚至超過全大陸平均水平,達到15%。中部地區經濟快速發展,正逐漸成為新的經濟繁榮圈和大陸經濟發展的新動力,也為台商產業轉移和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利契機。因此,今年上半年,台商對江西、山西、安徽、河南、湖北和湖南中部6省的投資總額,同比增長了175%。

     ECFA效用與台商機

     ECFA是兩岸大交流的開始,過去台商以製造業為主,未來以服務業深耕大陸市場,中部崛起是台商可以搭的順風車。台商要善用大陸為市場,要從注重生產轉變為注重應用,兩岸經貿合作的目標要向打造共同的品牌等方面轉移。另方面,ECFA具有鮮明的兩岸特色,既考慮了台商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也兼顧大陸平衡區域發展的需求。ECFA早收清單中均涵蓋研發、專業設計等領域,兩岸企業可善用來提升競爭力。

     台商應由低附加價值的「加工貿易」與「組裝代工」模式,走向高附加價值的「新型產業合作」模式。「新型產業合作」就是 2.5級產業,也是「生產服務業」。在大陸投資設廠的台商,發展服務業將可發揮更大的優勢,因為文化、語言上之相通,容易成功在各地布局,產生通路、及進入市場。

     台商更應在河南與豫商攜手建立物流、批發零售、連鎖加盟事業等型態與品牌,共同為兩岸經濟合作開創成果。

 

(作者

  • 林建甫
  • 為台大經濟系教授,台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副院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