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內政部一連串鼓勵生育措施,希冀重賞之下有勇婦,為台灣超低生育率振衰起敝。筆者長年治療婦女生育疾病,廣大病患反映政府「走錯方向、用錯力氣」,年輕一代絕不因區區幾千元或幾句口號就生孩子、反而是有強烈意願想生的夫妻,政府迄今完全漠視他們的需求與困難!

     台灣近年生育率持續下滑,今年總生育率將降至○.九四人,成為全球最低。一九八二年台灣婦女生下四十二萬新生兒,現在每年僅十九萬新生寶寶。前一陣子內政部以百萬獎金徵求鼓勵生育口號,最近更加碼第三胎婦女每月可得三千元補助,但連百萬口號得主張芝菁都脫口而出,不可能因一句口號就生孩子。筆者不相信第一胎都生不出來的家庭,第三胎的三千元對他們而言,有何意義?

     生養子女是複雜的行為,必須考慮隨之而來托育、職涯、教育、經濟的問題;反之,一大群想生卻生不出來的夫妻,他們的生理和心理都準備好了,但因醫療費用無給付無法持續治療,明明可以生育且有強烈意願、卻因為資源有限而放棄。政府應仿效先進鄰國做法,給這些渴望孩子來臨的家庭些許補助。

     兩年前總統大選前,由文化界人士發起的「希望地圖網站」,短期匯集上萬願望送給總統候選人,排名第一的心願就是增加不孕症醫療補助。先進國家政府擔心人口銳減,國家競爭力降低,增加生育率成為非常重要的政策,近年已逐步實施補助。不孕症夫妻若可得到醫療補助,可提升接受治療意願,以台灣每年有八千餘人次接受人工生殖治療活產率百分之二十四之現況,對刺激生育率有立竿見影之效。

     韓國在一九七○年有一百多萬新生兒,到二○○五年只剩四十三萬個寶寶,政府開始推動「部分補助試管嬰兒計畫」,不孕患者可享有二次治療補助,約美金一千五百元。經過這種全國性補助,韓國從亞洲最低的生育率一.○八,二年內提升至一.二六,年增上萬新生兒。日本對不孕症病患未限年齡,每次補助新台幣三點五萬到五點三萬元,一年兩次,最多補助五年。日本接受體外受精的夫妻年年增加,為了挽救生育率,松下和東芝等企業為女性員工治療不孕症提供暫時停職或休假制度。

     新加坡衛生部二○○八年也推出「人工輔助受孕補助計劃」後,政府醫院接受人工受孕的婦女比前一年增加四○%。新加坡衛生部決定人工受孕的費用由政府承擔一半,針對四十歲以下定額補助新台幣六萬多元,最多三次手術。以色列人力不足,補助是無限的,只要民眾肯接受試管嬰兒的治療,政府都付錢。

     參考鄰國的魄力,台灣政府未來若可補助不孕治療的部分經費,即可讓台灣的不孕夫妻受到鼓舞,增加接受治療的意願。台灣人口老化及生育率過低的情形當可得到立即性的舒緩。

 

(作者

  • 曾啟瑞
  • 為台灣第一個試管嬰兒創始者、現任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院長兼生殖醫學中心主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