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編者按

本版此前刊登岳南著《之後再無大師》一書關於政府搶救學者來台 之部分章節,即日起繼續刊登其他精彩內容。

傅斯年對共黨的邏輯,認為如沒有真憑實據,當局不能肆意進入校 園在師生中搜查共黨分子,更堅決反對隨意指責他人為共產黨。

1949年1月20日,傅斯年正式就任台灣大學校長,時台大中文系教 授黃得時仰慕傅氏聲名,請其寫幾個字作為留念,傅揮毫寫下了「歸 骨於田橫之島」短幅相贈。眾人見之,頓生悽愴之感,更想不到竟一 語成讖。

赴台後的傅斯年仍兼任遷往台灣的中研院史語所所長,主要精力則 投入到台大的興建改革之中。

台灣大學前身為台北帝國大學,是日本在中日甲午海戰之後於192 8年創建的一所綜合性大學。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台灣重新回歸中 國。

積極拉攏學者來台

傅斯年上任後一直沒有忘記繼續拉攏大陸學人赴台,據在北大任教 的鄧廣銘回憶:傅斯年做了台大校長,「此後便經常以朱家驊的名義 給北大鄭天挺先生打電報,號召北大教授到台灣大學去任教,有時也 指名道姓,說要某某人去。……在大學教書,人民政府是否讓我繼續 教下去,當然還很難說,但這並不是一個投降不投降的問題。我不跟 傅先生去,也不跟國民黨走,決意留在北京大學。」

鄧是北大歷史系學生,與傅斯年侄子傅樂煥既是同班同學又是好友 ,深得傅的賞識。鄧畢業後受傅的邀請赴昆明和李莊出任北京大學文 科研究所助教,一直受傅提攜與關照。抗戰勝利後,鄧隨傅斯年到北 大出任校長室不掛名的祕書,直到胡適接掌北大仍任此職。再後來轉 入北大史學系任副教授、教授,並一度出任過歷史系主任,算是一個 與北大瓜葛較深的人物。

鄧氏所言,是1949年初期事情,直到這年年末,甚至1950年代初, 傅斯年仍一直未放鬆邀請大陸學人赴台的努力。像北平的鄭天挺、馮 友蘭、沈從文,以及在嶺南大學任教的陳寅恪等等,都受到傅多次邀 請。

只是受邀者處於多方面考慮未作回應,仍留在大陸靜觀待變,或打 著自己的如意算盤,做著走進新生活的美夢。在這個海峽兩岸紛亂動 盪的特定歷史階段,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明爭暗鬥的黑幕。

據說傅斯年很想邀請大陸的哲學名家朱光潛到台大任教,但他手下 的文學院長沈剛伯生怕朱到台後,對自己的地位形成威脅,暗中作梗 ,把邀請信暗中壓下,祕而不宣,直到大陸完全被共產黨占領,朱才 得到消息。按朱後來的說法他沒有去台之意,但就當時的情形,縱然 想抽身起程已無能為力矣。

傅斯年執掌台大後,本著「絕不讓任何學生因經濟拮据而喪失他的 學業」的辦學宗旨,不論學生出身貧富,一律按招考標準予以錄取, 從而使貧苦人家的孩子得有入學就讀的機會。經此改革,出身貧窮且 遠離家鄉的學生不斷增多。

憂慮時局英年早逝

隨著大批學生湧進,台大的師資力量顯得異常奇缺,儘管在撤離大 陸時,朱家驊、傅斯年已對這一問題有前瞻性考慮和準備,無奈被「 搶救」到台灣的學人實在太少,著名的教授只有沈剛伯、錢思亮、台 靜農、薩孟武、杜聰明、彭九生、陳振鐸等30幾人,顯然無法填補大 多數學科一流座椅的空白。

所幸的是中研院史語所、數學所等一批精英遷往台灣,才算把台大 文理科勉強充實起來,如史語所遷台的李濟、董作賓、凌純聲、芮逸 夫、石璋如、勞榦、高去尋、屈萬里等等著名學者,皆應聘到台大兼 課,成為史語所與台大文學院合聘的教授。許多年之後,無論是傅的 追捧者還是對立面,回憶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都不得不承認,假如 沒有傅斯年,台灣大學在那樣動盪的時局中,想要在短時間中迅速崛 起,奠定一個現代大學的基礎,是難以想像的。

據陳雪屏回憶,傅赴台時健康情形已很是令人擔憂,「但他一方面 心憂大局,同時銳志要把台大建設成一個夠世界水準的學府,殫精竭 慮,竟無一刻的輕鬆」。時局紛亂與勞累過度,成為傅氏英年早逝的 一個重要原因。

像中國歷史上一切改革者的命運一樣,傅斯年的所作所為使一部分 人為之叫好歡呼的同時,也觸及了許多權貴及其親朋好友的利益,令 他們極為不快和惱怒。當時台大師生反對國民黨腐敗無能、以權謀私 的學潮一浪接一浪,傅的對立面藉學潮之機發難。

政客指責台大容共

有國民黨政客在報紙上發表致傅斯年公開信,指責台灣大學優容共 產黨,並指名道姓地說法學院院長薩孟武「參共親共」,某某院長、 系主任是「共產黨分子或參共分子,他們把持院系,排除異己」,把 各院系變成培植親共勢力的溫床等等,企圖置傅氏於不忠不孝不仁不 義之絕地。

傅斯年對台大師生特別是當地的台灣土著反蔣倒蔣活動一直持反對 態度,對學生中有真憑實據的共黨分子亦不寬容,其態度與他處理西 南聯大學潮時並無二致,曾不止一次地喊出了「讓布爾什維克滾出台 大去!」的口號。但是,按傅斯年的邏輯,認為如沒有真憑實據,當 局不能肆意進入校園在師生中搜查共黨分子,更堅決反對隨意指責他 人為共產黨。

1945年12月1日,控制雲南地方的政客李宗黃、邱清泉等,為壓制 學潮,派軍警特務闖入西南聯大亂殺亂砍,並在師範學院投擲手榴彈 ,致使4死多傷。因為這一事件,更大規模的學潮爆發。時任西南聯 大常委兼北大代理校長的傅斯年在處理學潮時,堅定地認為「地方當 局荒謬絕倫,李宗黃該殺,邱清泉該殺」,正是一些政客和軍閥不顧 大體,不識大局,才最終釀成了大規模學潮。

這次當傅斯年讀了報上對台灣大學師生的指責後,既惱又怒,毫不 顧忌地以「他媽的!」開罵起來,其後在報上兩次發表措辭強硬的檄 文予以反擊,文中疾呼:「學校不兼警察任務」,「我不是警察,也 不兼辦特工」。又說:「若當局有真憑實據說某人是共產黨,我將依 法查辦,但是我辦理這種事,決不能含糊其辭,血口噴人。」最後憤 然聲明:「反共須有反共的立場,貪官汙吏及其他既得利益階級而把 事情辦壞了的,我不能引以為同志。」(待續)

 

2010.09.21 旺報 / 岳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