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古車業者檢查車輛引擎室大樑、原廠膠條情形。(記者劉信德攝)
消基會昨召開記者會,呼籲經濟部督導中古車業者落實相關定型化契約範本,上圖為中古車業者檢查細項。

市面二手車商常掛出「二手車認證字樣」廣告,但消基會指出,台灣目前沒有中古車認證制度,業者已經違反商標法。而二手車交易若有爭議,民眾要不自認倒楣,要不就得進入漫長法律訴訟程序,經濟部應該推動二手車安全履歷,並建立第三人認證機制,保障消費權益。

經濟部研議草案 年底前送消保會

經濟部商業司表示,中古車有「中古車買賣定型化契約範本」可供買賣雙方參考,至於「中古車買賣定型化契約範本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部分,已經進行二年多的研議,但中古車的認證複雜、資訊不易取得,業者對於哪些項目該記載仍有不同看法,希望年底前能將草案內容提報給行政院消保會。

消基會在七月二十八日到八月二日電訪六家「自稱有提供二手車認證」的二手車業者,包括「SUM優質車商聯盟」、「SAVE認證車聯盟」、「順心優質車商聯盟」、「簡哥中古車」、「LEXUS CPO原廠認證中古車」及「中台灣嚴選中古車」等,卻發現各家檢驗項目不一,有的業者未提供路試等基本檢驗,但也有業者提供多達一百六十八項檢驗。

車商自行檢測 標準、品質混亂

又如針對引擎系統,有業者檢驗二十六項、有的只檢查十一項,卻都號稱有「認證」,顯示認證標準及品質混亂。

消基會汽機車委員彭淼富強調,目前業者進行的測試應叫「檢測」,二手車一旦檢測合格,就應該附上保固。

彭淼富提醒,車商提供檢驗項目的多寡與二手車安全性無法劃上等號,「檢驗項目多,不見得品質與安全性就好」,因為現行二手車檢驗都由車商施測,「哪有賣車的自己驗車」?

彭淼富也建議,民眾購買二手車時,不要用車商提供的車商契約版本,選用消保會提供的「中古車買賣定型化契約範本」,該版本對買方較為有利,因為範本已記載三日審閱期、交車時碼表里程數、影響車況重大事項等契約項目。

消基會並呼籲業者應該提供車輛「安全履歷」, 揭露車輛維修紀錄,才能避免買到事故或泡水車。

中古車商:請專業技師嚴格認證

大型品牌中古車體系都表示,各項認證標準絕對禁得起考驗,甚至消基會建議的「安全履歷」制度,他們早透過資料庫連線做到,過去進廠維修紀錄都一目瞭然。

包括裕隆集團旗下的順益汽車、匯豐汽車及行將企業,還有和泰汽車旗下的和運租車都成立品牌中古車商聯盟,雖然僅佔全台中古車商家數的五分之一不到,但品牌中古車已成市場新興勢力。

順益汽車總經理張明麟指出,針對消費者最重視的泡水車、重大事故、引擎非法變造問題,Car-OK聯盟都由專業技師嚴格認證、提供保證書。

 

2010.09.03 自由電子報 / 記者林嘉琪、林毅璋、高嘉和/綜合報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