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就是海軍成立「海鷗」計畫,先用兩艘已經有的PT─1型小 艇,來做加裝雄風一型飛彈的試驗。

海鷗飛彈快艇研發經過略述:海鷗飛彈快艇是基於海軍「體積小、 速度高、火力強、數量多」的快速輔戰兵力,及配合其武器革新政策 ,以自力生產為目標的研究發展項目。其經過時程如下表:

海鷗飛彈快艇於1978.11.12奉蔣經國總統指示大量製造。先後經過 21次海上試射演習,證明射控系統功能正常,符合原設計需求,於1 985年1月28日正式移交海軍,並得到海軍總部來函向中科院致謝。此 一歷時10年之研發計畫終於完成。在1980年10月10日的國慶盛典上, 曾經由青年代表徐世榮呈獻飛彈快艇模型給蔣總統,由此可見國人對 此種完全由自製而成的武器系統很重視。

1975年初,有一天海軍姚能君博士來中科院看我。他說劉和謙將軍 有個構想,把雄風一型飛彈裝在小艇上,要我研判可不可行。我回答 他說:「可行。」這是我第一次知道海軍有此「以小吃大」的構想。

過了些日子,我被通知去國防部參謀本部,參加一次由海軍總部夏 甸將軍向參謀總長賴名湯上將簡報發展飛彈快艇的會議。會議結束時 ,賴總長說:「韓光渭,到我辦公室來。」我跟隨總長走進他的辦公 室。他說:「坐下。」我立即在他辦公桌前的一張椅子上坐下(腦子 裡在回想,我在海軍機校時,袁校長鐵忱將軍在他辦公室要我「坐下 」而我卻不坐下的事)。

總長問我說:「你看這事成不成?」我回答說:「可以成。」他聽 了之後說:「好。」就從辦公桌抽屜裡拿出一支很秀氣的銅尺送給我 。我起身接尺,然後行個鞠躬禮,走出辦公室。這是我第一次知道海 軍已將飛彈快艇的構想寫成計畫,呈報參謀本部。那支銅尺的照片我 到現在(2008.2.27)仍然保存在我的紀念品抽屜裡;銅尺上刻著蔣 中正總統的名言:「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

接下來就是海軍成立「海鷗」計畫,先用兩艘已經有的PT─1型小 艇,來做加裝雄風一型飛彈的試驗。在中科院則成立一個臨時任務編 組,做加裝飛彈射控系統的有關工作。我被指定為編組的主持人,於 是我們展開了一連串的試驗工作,來確實知道「可不可行」。

測試計畫 差點停擺

我們正在做測試工作的時候,有一天我被通知去院部參加一次會議 ,檢討PT─1艇裝雄風一型飛彈是否可行。其原因是,有位第二研究 所的同仁寫了一份報告,認為「不可行」,而且一狀告到參謀本部去 了!當時擔任計畫次長的劉和謙將軍認為事態嚴重,特別親自來中科 院主持會議,瞭解實況。

那天會場中氣氛很凝重。二所某先生把印好的一份報告先從頭到尾 宣讀一遍,其中主要的一句話是:「雄風彈是寶刀,PT─1艇是小卒 ;把寶刀放在小卒手裡不可行」。報告宣讀完之後,在場的中科院長 官和同仁都一言不發;看樣子,只有我一個人是「被告」,而其他人 都同意報告中的結論,顯然我成了「罪人」。

情況逼人,我面臨立即被迫停止測試工作的危機。我十分無奈,手 裡捧著厚厚的幾份試驗報告,站起來對大家說:「從這些做過的測試 記錄中,我們沒有發現任何一樣是顯示PT─1艇裝雄風飛彈是不可行 的;請求給我們機會,繼續作試驗。」會場中仍然沒有一個人發言, 顯然都等待著我俯首認罪。

最後,劉和謙主席說:「這項任務做不成功也沒關係,快艇仍然可 以用來抓走私。」會議就此結束,我鬆了一口氣。事實上,劉和謙將 軍也是「被告」,因為這個在快艇上裝雄風飛彈的主意是他出的。

海鷗計畫成功以後,我時常聽到有人說,他在當年曾經是贊成開始 海鷗計畫的人。但是在這次我被告狀的會場中,並沒有一個人說一句 贊成我的話。唉!落井下石,人之常情。幸好那天劉和謙將軍是主席 。不然海鷗計畫就被迫停止了。真可怕!

那位寫反對報告的某先生,也許是受指示而不得不寫。我以後在路 上遇見他,總是老遠就舉手向他打招呼,特別表示友善。同時我心裡 在拜託他,不要再來一次反對報告。他後來寫了一本有關世界艦用飛 彈系統的書出版,特別送我一冊。可惜裡面沒有提到海鷗飛彈快艇。

三項試驗 順利完成

第一項試驗工作是把一枚假的雄一飛彈從PT─1艇上拋到海水裡去 ,藉以瞭解在發射飛彈時,小艇會不會因為重量突變而搖擺太大,或 者翻覆。結果證明影響不大,可以接受。

第二項試驗工作是把一枚假的雄一飛彈在PT─2艇上用飛彈加力器 打到空中去,藉此瞭解雄風一型飛彈在發射時的衝力,會不會使小艇 搖擺太大或者翻覆。結果顯示影響也不大。

第三項試驗工作是把一隻狗放在PT─1艇的駕駛室裡,在假的雄一 飛彈發射之後,來檢查有沒有使狗受到傷害。結果狗的耳膜是正常的 ,其他檢查也都正常,但是狗因暈船而有嘔吐現象。

這三項試驗工作完成之後,工作伙伴們的信心增強;原先反對海鷗 計畫的人也不再堅持其意見。但是有一項沒有辦法用一個簡單的試驗 ,就可以證明是否可行的工作,那就是射控雷達是否能在PT─1艇受 海浪影響很大的時候,穩定地鎖定目標。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必 須優先確定,但是我們卻沒有射控雷達來作試驗。因此我們在研製射 控雷達的過程中,很注意海浪的影響。(待續)

 

2010.08.11 旺報 / 韓光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