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城的時尚雜誌都用這對銀幕夫妻檔作封面,這是一部講述親情價值可貴的當代之作,你怎麼可以不看?你為什麼不去看?

     站在書報攤前,一口氣讀完了〈三聯生活週刊〉的「唐山大地震」特集。那幾天電影剛上,一開始大家都在罵導演馮小剛的置入行銷手法太直接麻辣,幾天後風向球變了,片子成了史詩,還是「一枚家庭倫理催淚彈」,一切理由都在簇擁全民非看不可,非哭不可,票房記錄一定要打敗阿凡達不可!

     〈三聯〉的報導也是在這樣的主旋律下鋪陳。但只要看過預告片,就能想像根據小說〈餘震〉改寫的電影,距離原著其實有點遠,因為這部電影只能是悲劇中的喜劇,千萬不能拍成悲劇中的悲劇。又知道在技術上難以與歐美大片PK,導演亦明白自己最懂的是抓社會脈動,他想到親情戰略可攻,其中重要角色為求慎重亦找了妻子徐帆擔綱。地震的生死瞬間,你要救兒子還是女兒?片中母親李元妮的原罪,是個典型的「蘇菲的抉擇」,在William Styron的小說和改編電影同樣被提問,但層次如此不同。

     滿城的時尚雜誌都用這對銀幕夫妻檔作封面,這是一部講述親情價值可貴的當代之作,你怎麼可以不看?你為什麼不去看?

     ●

     有那種佈滿粉紅蝴蝶結的小公主,還有理著板寸頭又帶條小辮兒的功夫小子,星期日的傍晚,全城最吵也最歡樂的兒童們,大約都聚在這裡了。直排輪、滑板車、兒童健身車(扭扭樂)到小兒們最新流行的「飛碟氣球」,真實反應了目前幼童玩具界的新時尚。

     一種曬得很黝黑的年輕媽咪,拎著自己的混血洋娃娃不停尖叫「歐,Baby No」,勇奪了我心目中的最討厭家長之最。而也未免太放鬆的家長,則是居民在附近的姥爺和姥姥們,老大爺索性光著膀子,遠遠瞇眼看著穿開襠褲的孫兒一邊奔跑一面嘶吼,甚至就地噓噓或撲撲,這樣,讓黝黑媽咪們更有理由不停的My God、My God驚慌失措。

     這裡是「全北京向上看」,本來是世界、現在是亞洲最大的LED天幕,演罷奧運的熱潮後,現在沒再推出新片,但名聲已經打響,平時台灣和香港觀光團一車一車報到,週末就成了北京天倫樂首選,媽媽可以到旁邊的ZARA逛街挑衫,爸爸就坐在露天咖啡,照看孩子的福利是可以很筆直地兼看路過的夏裝美女。

     突然大家指指點點,廣場上有了焦點,目標是一對散步中父女。有人跑去向戴著白色鴨舌帽的爸爸討簽名,這位爸爸不動聲色沒回應。別的爸爸開始拿手機給拍照了,這位爸爸依舊若有所思,面無表情繼續前進。這位爸爸一臉白駁,長相不正是超級大導演來著?在這樣喧鬧歡樂的廣場上,大導演爸爸拿著女兒的飛碟氣球,表情相當外星人。他的小女兒穿著入時,短髮硬是紮了兩個小揪揪,尺寸過大的淡紫紗蛋糕裙好幾層長到腳踝,還配了雙黑色的小皮鞋。大導演與小女兒一前一後,一看就是一組,小女生有時好奇看看別人如何高拋飛碟氣球,又跑回爸爸身後。不久,兩手提著購物袋的媽媽也歸隊了,專注於走路的大導演甚至沒有發現。小女兒想牽媽媽的手,被示意不行,爸爸回頭說了幾句,我發現原來一旁還一直有個保母跟在旁邊,她走近抱起小女孩,然後這位爸爸繼續走路,這位媽媽繼續摩登,其實是這樣的一家三口,他們要和我推銷一個感人的「蘇菲的抉擇」,我想,我的選擇是謝了,我以後再看碟就好了。

 

  • 2010.08.11 中國時報 / 馬念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