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年八月十五日是日本迎來敗戰的第六十五年,從八月來,台灣媒體陸續出現關於原爆事件報導;其中,尤以中國時報八月七日報導美國首度出席和平紀念追悼儀式,以及聯合國祕書長呼籲廢除核武最受到國際矚目。

     就在同一天,日本NHK於晚間八點也開始了幾近一小時的特集播放,針對六十五年前日本政府如何配合美國軍方,對原爆受害人著手進行第一手資料調查,並將其過程、內容、目的、意義做出詳盡說明。其中特別是以原爆受害人數、範圍之第一手資料所進行模擬,據此推估出於冷戰時代,若欲摧毀當時蘇聯之莫斯科、列寧格勒等大都市,所需投擲的核彈數目,最為震撼人心。今年,此一「極機密」資料在NHK節目中的公開,更是人類史上頭一遭。

     此時頓然閃過筆者腦海中的是,立刻查閱當時就讀於東京帝國大學醫學部的台灣青年,也是「雙鄉記」(楊威理著,陳映真譯)主人翁「葉盛吉」,所遺留下來一九四五年八月以後那段期間的日記。特別是當出現:「十二月十九日,星期三,快晴,下午一點,內科講堂,原子爆彈災害調查研究報告會,…」的紀錄筆跡時,在一行接一行,逐字清晰地映入眼簾。包含了建物內部人的受害、原爆症病理解析、原爆症之血液學調查、原爆症之細胞增加與消失、原爆對於胃的影響、原爆症與營養失調、原爆患者之治療經驗、對原爆熱傷之臨床病理研究、對原爆傷者之所見、原爆對女性性器官的影響、原爆之眼傷害的臨床事例、原爆之鼓膜破裂等十二項內容的後頭,赫然出現當時總負責人都築正男教授對調查研究的回顧與總結。

     這些寶貴日記資料,竟然與六十五年後NHK花了不少工夫才發掘出來的祕密資料一致,甚至更為具體。眼前這一切,令筆者驚嘆、顫慄;對於當時年僅二十三歲,不斷燃燒著對光復後故鄉台灣的愛戀,以及努力思索如何建設新中國的熱情醫學青年,若再度過目六十五年前日記裡最後所寫感想:「如此大規模的原爆調查研究成果,竟然是如此地樸素、簡短,或許這就是所謂醫學」;撫今追昔,並省思其背後深遠的時代精神與意義,委實令人感慨、百感交集。

     對照上述歷史,目前由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對一些歷史人物相關文物/史料的整理、掃描等工作,就愈發突顯出,同時也衍生出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成果與價值。去年該所曾與筆者就「葉盛吉」所遺留下來資料處理與重製數位影像,所做出為期五年簽約的當時,是萬萬料想不到,在還未滿一年的時間裡,台史所與日本NHK竟然有交織、穿叉著歷史的偶然與必然。不過此舉同時也證實了,台灣還是有著一批具有遠見/良知的學者與為政者,為了留下歷史見證而默默付出。

 

(作者

  • 葉光毅
  • 為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系教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