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賽當紐約市長八年真是時運不濟,倒楣事層出不窮。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底任期屆滿,落寞下台,斯人獨憔悴。欠缺政治智慧和手腕,加上官運太壞,而使得帥哥市長永留缺憾。

     五、六○年代美國政壇有兩個帥哥,一個是麻州的約翰.甘迺迪,先做眾議員、參議員,再當總統;另一個就是紐約的林賽(John Lindsay),做了眾議員後,再當紐約市長。甘迺迪於一九六三年十一月遇刺後,許多人以為英俊的林賽會大放異彩,照亮華府,但他做了六年眾議員和八年紐約市長後,即未能扶搖直上,而變成一個令人失望的帥哥市長。

     林賽畢業於耶魯大學,亦曾在耶魯法學院深造。他以共和黨自由派身分於一九六五年年底當選紐約市長,擊退了民主黨和保守黨候選人。那年代表保守黨競選市長的是名氣很大的保守派刊物〈國家評論〉創辦人兼主編威廉.巴克萊。但林賽官運不好,前任市長華格納(民主黨)留下一大筆赤字,他一上台即碰上一連串大罷工,首先是地鐵和巴士司機罷工十三天,全市陷入癱瘓。會做秀的林賽每天步行數里路為市民打氣,出門不便的市民只有更加生氣。然後是中小學教師罷工、清潔隊罷工、市屬員工罷工、百老匯舞台劇罷工,警察和消防隊醞釀罷工。林賽頭大極了,但他一籌莫展,市府與交通工會談判高舉白旗,工會想要的都要到了,別的工會立刻跟進。林賽只得當「歷史罪人」,他下令紐約市民從此要付「市所得稅」,紐約州議會照准。家住鄰州或別州而在紐約市上班的人要付通勤稅,紐約成了「萬稅市」。

     林賽上台又遇上了美國社會因反越戰和爭民權的動亂時期。尤其是在一九六八年金恩牧師和羅伯特.甘迺迪遇刺後,全美各大都市暴動,紐約亦未倖免。好在林賽平時與黑人社區關係不錯,而又控制得法,因此紐約只有小亂而無大亂,不像底特律和紐澤西州的紐華克變成戰場,從此淪為可怕的都市叢林。紐約哈林黑人區滋事時,不少店鋪被砸,一間華人經營的洗衣店店主用洋涇濱英文在店門上寫了:「我也是有色人種」(Me color too)。報紙刊出後,白人讀者看到都笑歪了。

     林賽當市長八年真是時運不濟,倒楣事層出不窮。一九六九年二月十日紐約下大雪,積雪十五吋。市民嫌市府除雪不力,林賽到皇后區巡視,遭一批猶太家庭主婦大罵,有人當面叫他滾蛋,媒體說這是「林賽暴風雪」。一九六九年改選市長,林賽在共和黨初選落敗,但他獲自由黨提名而當選連任。一九七○年五月四日俄亥俄肯特州立大學學生在學校舉行反戰示威,遭國家警衛隊士兵開槍打死四人,震撼全美。四天後,一千多學生在紐約華爾街集會悼念肯特州大學生,兩百多名建築工人和學生大打出手。建築工會是個保守、反動的工會,他們常在反戰示威上出現,手持棍棒毆打學生。

     一九七二年民主黨大會,林賽出馬角逐總統候選人提名,但中氣不足,匆匆打退堂鼓,麥高文脫穎而出。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底林賽任期屆滿,落寞下台,斯人獨憔悴。欠缺政治智慧和手腕,加上官運太壞,而使得帥哥市長永留缺憾。林賽死於二○○○年十二月,終年七十九歲。紐約市博物館目前正舉行林賽事蹟展(十月三日止),以正面的角度回顧這位擾攘時代的「父母官」。

 

  • 2010.08.10 中國時報 / 林博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