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人形容台灣經濟為「淺碟型經濟」,也即規模不大,極易受外在因素影響發生變化。以兩岸簽訂ECFA言,固然贊成與反對者各有堅持理由。然而兩岸此一協議的簽署,以將為台灣經濟帶來巨大變化,則是國人馬上必須面對的。儘管央行打房措施一波波推出,但建地價格仍然居高不下,甚至屢創天價。這便是ECFA後,台灣經濟情勢必因中國的大水庫宣洩而下產生改變。

簽署ECFA,包括業者與學界人士大多肯定樂觀期待。不過期待歸期待,我們是否能以踏實態度面對可能來臨的新經濟情勢,確實令人憂心。在政府方面,一個直航增班問題,竟在協議簽署後因交通部坦言的「談判失誤」暫時擱淺,這正顯示相關部門的專業與協調性的不足。反之在野黨根本不顧ECFA對台灣帶來的重大利多,以各種政治理由,對此一協議橫加抵制。在在都使一件可以使台灣經濟轉型的事情,成了爭議焦點因而也失色不少。

經濟問題經常被政治因素困擾或改變,在台灣是司空慣見的事,也確實阻礙了國家經濟發展。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因大陸員工接連跳樓自殺,被學者批為「台灣之恥」、「血汗工廠」。鴻海總財務長黃秋蓮日前表示,鴻海被一連串汙衊、打擊後,所在在台既定投資計畫,都要重新檢討。郭台銘內心竟也萌生出「是不是台灣要逼我們出走?」的疑問。

一個大企業投資計畫可能上百億或千億,必經過長期評估,以及提出周詳計畫。對企業本身具有前瞻性、獲利願景自不在話下。因此不會因若干學者的「台灣之恥」批評,輕易更動計畫。如無此胸襟與遠識,自也不可能成為雄才大略的企業家。

但一如易受影響的台灣「淺碟經濟」,我們也不希望文化與教育界出現過多「淺碟」型人士。縱然大部分文化與教育人士,在默默中為這塊土地付出辛勞及耕耘,卻也有少數人經常沽名釣譽參加各種集會,說出一些非專業性的話。不要說郭台銘,包括馬英九總統在內官員也常被批得焦頭爛額,這正顯示台灣是個民主社會,人人有言論自由。但學者既以指標性角色發表談話,就應客觀公正與專業,不宜過於市井小民信口雌黃。經濟部長施顏祥曾表示,指鴻海是台灣之恥的人「非常、非常、非常不恰當」、「那些說他是台灣之恥的人,才真是台灣之恥!」

施部長的話也許有感而發,卻難免陷入口水戰中。我們以為台灣經濟正面臨巨大變化,正如財政部長李述德所言「要壯大自己,唯有深耕台灣,連結亞太和布局全球三大策略,而達成此一目的兩具引擎-ECFA和稅制改革,正在發動中」。在此一關鍵時刻,任何人均應以人民利益為考量前提。在野黨不宜因黨同伐異,全盤否定兩岸經濟協議,應以積極態度監督政府,使ECFA各項協議能充分落實,促使台灣經濟再起飛。學者專家對企業雖可懷抱「愛之深,責之切」心態,卻不應隨便給人扣上「台灣之恥」帽子,以免彼此內耗。

在面對經濟新局,我們只能一心一德追求更高目標,不要陷於經濟內鬥中!

 

2010.07.30 台灣新生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opoftheview 的頭像
    topoftheview

    宜誠鼎峰社區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