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各國央行全面開啟貨幣政策閘門,人們一度擔心今年將出現猛烈的通貨膨脹,但上半年大陸經濟數據打消了人們的憂慮:1-6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增幅依次為1.5%、2.7%、2.4%、2.8%、3.1%和2.9%,上半年同比總體增幅為2.6%,低於市場普遍預期。6月分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下跌的主要原因,在蔬菜和水果大量上市,顯著壓低價格。然而,下半年農產品價格是否走穩,或將顯著抬高,則是構成通膨壓力升高的因素。

     極端氣候影響多國糧收

     不錯,雖然接連遭遇大旱和寒冷氣候侵襲,今年中國夏糧收成仍然相當好:總產量達1231公斤,為歷史第三高。其中冬小麥產量1088億公斤,比上年增收10億公斤,是連續第七年增產,但許多國家今年糧食生產前景不太妙。

     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印度,根據印度氣象部門最新公布的統計資料,截至7月5日的季風雨第1個月,季風雨降雨量比50年來全國平均水準低13%。印度是一個農村水利基礎設施薄弱的國家,農業灌溉面積僅35%,去年6-9月季風雨量減少,曾把農業增長率壓低至0.2%,今年季風雨若照目前態勢持續下去,情況堪慮。

     英國西北部低氣壓雲團和地中海上空高氣壓雲團交匯,導致歐洲、特別是東部和北部地方高溫,許多地區氣溫同比升高攝氏5-10度,一向涼爽的芬蘭最高氣溫居然上衝至34.2度,為75年來的最高紀錄,1000萬公頃以上良田遭遇毀滅性破壞。

     同時,俄羅斯遭遇40年未有的高溫和大旱,據該國農業部長斯克雷尼克所述,今年俄羅斯全國播種面積共4800萬公頃,其中約950萬公頃旱死,穀物產量將從原先預計的9500萬噸減少到8500萬噸以下,由於乾草和青貯飼料出現巨大缺口,畜禽飼養業也將遭遇困難。德國上周最高氣溫達到37度,馬鈴薯工業聯合會警告今年德國馬鈴薯可能減產3成以上。捷克農業部門預計今年糧食收成至少下降10個百分點。

     陸水災及水利設施問題

     然而,極端氣候的影響使中國大陸夏糧收成雖好,卻也不敢大意。今年夏糧好收成,很大程度應歸因於高強度使用化肥;但是,大量使用化肥的耕種方式必然損害土壤,因而不可持續。更糟糕的是,南方正在遭受大面積水災,強度有甚於1998年,而中國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還在吃著毛爺爺留下的飯」。

     據中國水利部與國家統計局的資料,截至2008年底已建成的86353座各類水庫中,只有零頭是近30年建成的,而帳面統計的有效灌溉面積雖然從1976年的4498.10萬公頃,擴大到了2008年的5847.17萬公頃,但近兩年的水旱災害,讓中國的水利設施年久失修、灌溉管道大量廢棄問題暴露無遺。

     在這種情況下,秋糧收成如何?對我們下半年通貨膨脹將有何種衝擊?我們不能不密切關注,畢竟在貨幣政策等各項宏觀決策中,通貨膨脹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指標。一旦下半年農產品價格若顯著抬高,將會成為通膨壓力的一大隱憂。

 

(作者

  • 梅新育
  • 為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opoftheview 的頭像
      topoftheview

      宜誠鼎峰社區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