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孝慈回到數十年時時念茲在茲的慈母身邊,似乎感受到了回到母親懷抱時的溫暖。回憶著慈母音容依稀,回憶著與外婆相依為命的人生坎坷。
章亞若死後,亞若的四妹亞梅將麗兒、獅兒帶至江西,由外婆周錦華撫養。1947年,周錦華帶著五歲的麗兒、獅兒和亞若的弟媳紀琛到了台灣新竹縣的鄉村居住。孝嚴、孝慈讀書時,表格上父親欄填的是大舅章浩若、母親欄填的是舅母紀琛。一年後,舅母紀琛回大陸,婆孫三人在台灣相依為命,過著與平民百姓無二的清貧生活,苦度歲月……。
章孝慈長跪雨中,雨水和淚水相融,雨聲與哭聲交織。章孝慈拿著祭文的手在顫抖,心在滴血,哽咽地讀著祭文「漸長聞事,母德春暉。思母喚母,音容依稀。出入游處,心忍無歸。晨昏雨夜,倍思庭幃。人逢佳節,團圓可期。唯我兄弟,益感傷悲……。」
外婆撫養 清貧過日
孝嚴、孝慈兄弟漸漸長大,就讀新竹小學。孩童嬉戲時,遭人辱罵為沒有父母的野孩子,外婆雖百般維護,仍屢遭欺凌。兩兄弟回去問外婆:「我們為什麼沒有父母?」外婆笑著回答:「你們的父母都在大陸,沒有能來台灣。」直至外婆臨終之時,也未曾對兩兄弟的身世透露半句。外婆用心良苦,望兩兄弟做一個平民百姓。讀大學時,兩兄弟才陸陸續續從長輩和親友口中知道一些情況。1983年,章氏兄弟身世在台灣曝光,孝嚴、孝慈兄弟遂萌發回桂林尋找母墓的心願。1984年在美國定居的紀琛終於和孝嚴、孝慈取得聯繫。孝嚴、孝慈即委託紀琛回大陸尋找母親墳墓。紀琛的長女章軍通過陝西與桂林市有關部門聯繫,經過協商,決定委託桂林市文物工作隊為章亞若女士尋找墓地。
經過勘察,鳳凰嶺腹地共存墳墓三座,其中兩座偏向右邊,無「百鳥朝鳳」之勢。1986年,桂林市有關部門出面,邀請上海的桂輝、南寧的蘇樂民、桂林的李克工、趙平,共同鑒定章亞若墳墓。經確認,鳳凰嶺腹地最上面的一座便是。
雨,越下越大,蒼天似乎也在為章亞若女士哭泣。隨同章孝慈祭奠的親朋和工作人員,衣服全部被大雨淋透。章孝慈仍在風雨中繼續跪讀祭文:「黃泉我母,存問憑誰?人等視我,身分殊奇。我倆自視,常人無疑。負笈遊學,志氣不移。幸蒙庇佑,不辱門楣。兩岸解禁,探親交馳。桂林母墓,念茲在茲……。」
1989年1月,台灣《人權》雜誌社社長周自力拜會章孝慈時,章孝慈對周先生說,「聽說桂林正在搞城市建設,要開山取石。我們想重修母墓,拜託周先生回大陸親眼看一看。」周先生是湖北人,常回大陸探親,當下滿口答應。周先生到桂林找到趙平先生,到章亞若女士墓前祭奠後,對趙平先生轉告了孝嚴、孝慈的心意。周先生說:「孝嚴、孝慈是公務員,錢不多,請仔細核算,墓要簡樸、實際為好。」趙平先生表示,修墓可以代勞,但要孝慈先生以委託書為憑。
尋找母墓 一波三折
1989年9月1日,章孝慈委託時任台灣《聯合報》記者周玉蔻小姐到桂林聯繫修葺章亞若女士墳墓一事。同日,周玉蔻小姐抵桂林後委託趙平先生具體操辦,墓樣要由章孝慈親自選定。1989年12月1日,桂林東郊鳳凰嶺下,章亞若墳墓在原墓地上修葺一新。漢白玉的墓碑上刻著章孝慈親自撰寫的碑文:「江西南昌顯妣章太夫人諱亞若之墓 已巳二月 男孝嚴孝慈叩泣」。2日,章亞若女士在南昌、昆明、西安的一些親友來桂林舉行了簡樸的立碑儀式。孝嚴、孝慈因不能親自到桂林修墓和立碑「深為遺憾」。
1993年初,章孝慈為準備在九三海峽兩岸法學學術研討會期間回桂林掃墓,他面告李登輝,辭去了國大代表職務,退出了國民黨中央委員的競選,完全以學者身分參加學術研討會,這樣便可回桂林祭奠亡母,一了數十年心願。
辭去國代 一償夙願
現在,章孝慈回到數十年時時念茲在茲的慈母身邊,似乎感受到了回到母親懷抱時的溫暖。回憶著慈母音容依稀,回憶著與外婆相依為命的人生坎坷,如今兄弟兩家九口人,祇有自己一人來到母親身邊祭奠,楚楚悲哀,陣陣湧上心頭。他繼續讀著祭文:「我與兄長,皆有兒女。兩家九口,獨我來斯。外婆吾父,魂應相隨。焚香祝禱,無盡哀思。人言生死,天命有常。我憐我母,難忍情傷。善果報應,證之行藏。我悲我母,九迴斷腸。靈而有鑒,幽夢還鄉。我思我母,山高水長,哀哉尚饗!」
章孝慈舉行家祭儀式完畢後,便舉行了公祭儀式。由台灣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所長程家瑞教授主祭,台灣司法院第四廳廳長白文漳和台灣大學總務長王仁宏教授陪祭,三十多位親友行哀祭禮,章孝慈默默地佇立在母親墓前,一一答謝。
祭奠活動即將結束時,章孝慈佇立在母親墓前很久、很久,他深情地仰望鳳凰嶺,思緒萬千,五十年幽夢今日圓。他登上山麓,極目遠眺,鳳凰山周圍千峰競立,群山環抱,墓前一馬平川,正面桂林城。他對母親能長眠於這青山綠水間表示欣慰。臨別前,他再一次來到母親的墓前,深深地鞠躬:「媽媽,我還會再回來看您的……」最後,新華社記者問章孝慈此刻的心境如何,他說:「我能回桂林祭掃母墓,極為激動。此刻,我和天下所有兒子跪在母親靈前的心情是一樣的。」(全文完)
- 2010.07.10 旺報 / 魯煒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