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ECFA是否可以在六月底簽署,正成為各界關注的課題。業界和商界關注的是早收清單的項目與數目,但ECFA的文本如何呈現,則是我們更應該關注的事情。

關於早收清單的項目,在大陸目前所謂「讓利」的政策方向制約下,其實並不是主要的問題,關鍵在於前言、結論如何書寫表達,以及雙方以何種方式和名分簽署。像ECFA這樣重要的協議,對大陸而言,最重要的是必須符合所謂「一個中國」原則,對我們而言,最重要的是必須不損我們的尊嚴以及不會引發我們內部的反彈和張力。

像早收清單這樣的議題,對大陸而言,算是屬於技術性的討價還價的「小談判」,這樣的「小談判」基本上是遵守所謂「一個中國」原則來進行的;對大陸而言,必須先確定是否符合或不違背所謂「一個中國」原則,其他屬於技術性的「小談判」才能進行;是否符合或不違背「一個中國」原則這樣屬於上層建築的「大談判」,大陸是隨時繃緊神經在不斷確認的,而只要經過確認,「小談判」中到底要讓多少,要多少,則比較「好商量」。

現階段,大陸以所謂「一個中國」原則的論述,做為制定及評估對台政策和互動的指導原則,我們也可以稱為「元敘事」,「元」者有「本也,首也,始也,大也」等義,「元敘事」有指導、組織其他敘事及相關政策,及壓制排斥其他不同調的敘事角色和功能。

ECFA談到最後,就進入雙方最容易觸動敏感神經的上述問題,而這些問題必須通過白紙黑字來呈現;因此,兩岸雙方就必然會進入字斟句酌的談判中,這是一種修辭學式的話語拚搏,雙方會計較一字、一詞、一語的使用;喬這種字、詞、語,從一般人的角度來看,似乎是很無聊的事情,但在權力主體的正式談判中,卻有可能是很困難,甚至是曠日廢時的事情;在正式的談判中,一字、一詞、一語一春秋,字詞語中隱含著微言大義;權力的拚搏到頭來也只是語言文字話語的較勁和你來我往的計較;因此,談判到最後,不只是斤斤計較的理性算計,更是修辭學的運用技巧和智慧的表現。

整個ECFA的協商談判,不只包括上述的「小談判」,而且還包括確認「元敘事」的「大談判」,在「大談判」原則指導下開展「小談判」,並且最終又回歸「大談判」的原則之下,去獲得確認,以便獲得雙方各自的正當性。

「小談判」追求的是合理性,「大談判」所求的則是正當性,有合理性和正當性,談判才算是圓滿,也才能出爐;而談判能具有合理性和正當性,雙方也累積了彼此的信任。ECFA的文本到底會以如何方式和內容出爐,不只代表著兩岸雙方所積的信任到什麼程度,還會為兩岸本來的談判,以及台灣和其他國家地區談判FTA,留下可以參照的座標和範本。

 

【2010.06.16 聯合報╱李英明/中華科技大學副校長(台北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opoftheview 的頭像
    topoftheview

    宜誠鼎峰社區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