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偶然間拜讀了網路上流傳已久的兩篇文章,分別在討論職場中的黑色隧道與灰色隧道。到底什麼是職場隧 道?黑色跟灰色又有何區別?

簡單來說,隧道就好比從你當上社會新鮮人那一天開始,漫長的工作生涯中所不可預測的挫折與倦怠。由於這些討厭的 事情不可能間斷,甚至有可能週期性困擾著你,因此被比喻為幽暗濕冷的隧道,而且是每個上班族一生中必經之路。

那黑色跟灰色的不同呢?其實這 兩個隧道並沒有字面上看來這麼可怕陰沉。

穿越黑色隧道 反向思考自我價值

黑 色隧道以反向思考的角度讓人們重新檢視自己的工作態度與自我價值,利用一個有趣的賭注「用7千萬交換你下半輩子不再繼續工作的生活,會有多少人願意?」來 觀察20、30、40世代的職場心理狀態與金錢價值觀。工作幾年後,實現的究竟只是生活溫飽還是幸運的實踐了年輕時的遠大理想?黑色隧道是該勇敢前行還是 苟且繞道?

新鮮人多半抱持「有夢最美,希望相隨」的青春浪漫,加上年紀優勢,7千萬換一生對其而言實在過於保守無趣(儘管換算下來三十幾年 的薪資平均一年高達兩百萬可揮霍!)

接著問問邁入青壯年時期的族群,他們搞不好就沒這麼立場堅定了。工作或許穩定到讓心智雙雙邁入停滯期, 也或許正面臨中年失業的危機,我總覺得這是最令人感嘆的一群,夢想已被現實消磨得所剩無幾,薪水卻大部分進了車貸、房貸以及孩子的教育基金。7千萬對他們 而言無疑是救星降臨,然而多數人卻也尚存不想服輸的掙扎心態。

最後,就是40歲以上的朋友們了,大多數的人好像都比較願意馬上投靠七千萬的 誘惑,可能你會說反正再工作也拚不到幾十年,辛苦一輩子又得到什麼?不過到此時就放棄先前歷經淬鍊後的人生經驗,又有人想過煞是可惜嗎?看來又是個老生常 談。但當你發現度過了職場中的黑色隧道後,成為拿到工作自主權的一群,當了自己的老闆,能夠百分之百決定工作的最終價值,任誰都會慶幸沒有為了區區7千萬 折腰,因為你得到了無價人生。

灰色隧道考驗辦公室文化 挑戰老鳥菜鳥魔咒

而 灰色隧道,想當然爾就是探討字面上人人都熟悉的職場灰色地帶。面對自己職責外的事情,做還是不做?在變幻莫測、暗潮洶湧的職場中,究竟該積極挑戰自我,還 是安分守己當個職場便利貼一族,甚至漠視一切?

灰色隧道讓入口處的人霧裡看花,走到盡頭的人也不見得豁然開朗。不得不承認灰色地帶往往令人 難以適從,辦公室文化的奧妙也必須多方納入行動之考量。年輕晚輩與主管階層帶著南轅北轍的思考模式相處共事,好一點是激盪出火花讓公司前景更美好,壞一點 就成了明爭暗鬥的大染缸。灰色地帶的職責永遠見仁見智,出了事誰負責卻人人避而遠之。然而,假若能夠正視灰色隧道的存在,甚至換個方式肯定它存在的價值, 不也是另一種美好的人生哲學?

高級管理階層運用累積的智慧與不吝傳承的開闊胸襟,巧妙運作灰色地帶並適時指點新進人員,而新鮮人更要拿出不 設限的心態好好把握學習機會,不輕言濫用離職的權利,也許某天,我們可以期許「草莓族」一詞獲得平反,「豬頭主管」的詛咒也能有破解的一天。

 

 

2010.06.09 自由電子報 / 文/袁豫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opoftheview 的頭像
    topoftheview

    宜誠鼎峰社區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