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通作品超越世代,能與各種心靈相通。(洪米貞/提供)

桃園縣文化局推出「洪通的異想幻境」展,116件原作,是有史以來,洪通作品數量最多的一次展示,對洪通迷或台灣美術界來說都是件大事。

生在台南北門鄉南鯤鯓的洪通,自從1972年作畫的故事在報章雜誌上被披露以後,便成為當時台灣家喻戶曉的鄉野傳奇。在台灣社會還相對保守的70年代,一個鄉下文盲平白無故閉門作畫的行徑引起各界不同的解讀,欣賞的人視之為天才,不解的人譏之為瘋子,使洪通飽受慕名求畫或人情勢利的各種干擾,以致晚年又把自己關起來,過著相當孤獨的生活,1987年在畫屋中寂寞地走完人生。

洪通除留下300多件精采的作品,回顧洪通的一生,其於90年代,代表台灣藝術的一員參加在美國、德國、法國、比利時的展覽,已不完全侷限在樸素藝術的範疇,表面雖只是一些零散的展歷,但洪通藝術的定位亦能約略觀探出台灣社會的變化。

其作品超越時空,超越世代,能與各種心靈相通。一個上了年紀的人可以從洪通的畫裡找到許多傳統文化的符號,但一個新世代的年輕人同樣也能在洪通的繪畫裡看到他們熟悉的卡漫氛圍。如何讓年輕人走近洪通的藝術世界,並從中獲取養分,發揚光大,是未來可以努力的目標。

「洪通的異想幻境」自即日起展出至5月23日。

 

本文作者:洪米貞(《靈魅、狂想、洪通》一書作者,九○年代中後期策劃過幾次與洪通相關的國內外展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