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不只一次在公開場合指出:「貿易是台灣的生命,沒有貿易就沒有台灣。」這句話看似理所當然,但其精髓更值深思;且經由歷史經驗的對比,亦可確認台灣現行的經貿政策是否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台灣生存靠貿易,早在鄭成功時代就如此了。因台灣缺乏資源,要靠進口供應;要進口就須出口,以賺取外匯購買進口所需的物資,對外貿易於焉產生。對外貿易的拓展,不僅彌補國內資源不足,突破國內市場狹小的限制,擴大經濟規模;更因貿易的擴張,產生多種功能,成為許多開發中國家加速經濟成長的重要手段之一。

台灣是二戰後開發中國家裡最先推行出口導向的國家,1953年開始實施的第一期四年經建計畫,以發展「進口替代」產業為主;但實施未久即發現「進口替代」有很大侷限,再於1956年研擬第二期四年計畫時改弦易轍,改以「出口導向」為主軸,並於1960年前推動外匯、貿易、金融、財政等全面性改革,以促進市場機能和出口產業的發展。其間雖遭遇阻力與困難,但政府都能以最大的決心與魄力克服,使改革得以貫徹;在1960年後正好把握全球經濟好景,至1980年的20年間貿易總額增加85倍,出口更擴增120倍,此二大紀錄迄今尚無他國超越。

這20年間,出口平均每年實質增加19.2%,不僅大幅提升國內生產設備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也豐富企業利潤、提高投資能力,激勵投資每年以14.3%的速度增加,創造大量就業機會,使失業率自1950年初期的6%以上,於1967年降至2%以下,比工業國家失業率4%的充分就業水準還低。由於就業需求強勁,也帶動工資大漲,人民所得改善、消費意願增強,使民間消費呈現每年8.5%的成長。在內、外需求俱熱下,這段期間的每年經濟成長率高達9.6%,為全球之冠;每人所得以美元計,每年更實增14.6%,1980年代後期已晉中高所得國家之林。

另方面,由於出口增速幾是全球平均成長水準的兩倍,台灣於1985年成為全球第11大出口國,為亞洲四小龍之首,更大幅領先中國大陸的第17名。這些成就被國際譽為經濟奇蹟,成為開發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典範,更顯出口拓展對台灣經濟發展的意義。

但2000年政權第一次輪替後,執政的民進黨受制於意識形態,經濟政策去中國化,加以世界經濟成長重心東移中國,以致台灣未能及時掌握中國經濟崛起的契機。民進黨執政的八年間,出口年增率僅6.1%,不僅未及最盛時期的四分之一,更只有全球增速的一半,台灣的全球出口排名因而在2008年倒退至第18,落居四小龍之末,而大陸則躍升至全球第二。同期間,由於出口成長滯後,投資不增反減,失業率大幅上升,民間消費平均每年成長率僅2.3%,每人所得亦只增加2.4%,與當年的盛況不可同日而語。

另方面,這段期間世界貿易組織(WTO)多邊談判受阻,各國重回雙邊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的方向發展;2000年時亞洲只有三個FTA,去年增加到58個,台灣與北韓是區域內僅剩兩個沒有簽FTA的國家,這應是台灣出口落後全球的關鍵之一。2008年政權再度輪替,馬英九就任總統後,採取「鬆綁與開放」政策,現正積極與中國大陸洽簽兩岸經濟協議(ECFA),期能打通對外貿易的任督二脈;政府亦在積極與星、馬、南韓、日本及歐美等國,研商談判FTA事宜。期盼全國同胞全力支持,早日與各國簽署ECFA與FTA,把握全球經濟復甦好景,重現台灣對外貿易活力。

 

【2010.05.09 經濟日報╱社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