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藝術家薛堤(Sudarshan Shetty)於今年米蘭文化發展局主辦的「Just a Look」藝術節期間,與法國精品Louis Vuitton(簡稱LV)合作,在米蘭地標艾曼紐二世拱廊(Galleria Vittorio Emanuele II)打造了一個名為「House of Shades」(墨鏡屋)的墨鏡裝置藝術。
LV「墨鏡屋」的拱型架構好像呼應著艾曼紐拱廊高聳壯觀的玻璃穹窿。不過薛堤的靈感其實來自於圓型涼亭。他透過建築結構般的金屬支架大玩透視藝術,模糊室內、室外邊界,配合米蘭藝術節的主題,提供趣味的觀賞藝術,替現代慣於忙碌、冷漠穿梭的都會人士,打造了一個佇足停留的絕佳理由。
展出當時正逢米蘭女裝週期間。他們在當天晚上還辦了一場派對,潮流人士看完後幾乎齊聚,在這個他們引以為傲的城市迴廊,搶先進入「墨鏡屋」,試戴LV最新墨鏡。
LV藝術展 遍地開花
我們已經數不清這是「LV+藝術家」的第幾次共同演出,但每一次都很驚喜。
LV與藝術的親密連結從1870年代就開始了。LV創辦人Louis Vuitton先生以自己為名, 1854年在巴黎開設第一家皮箱店,並在1867年巴黎世界博覽會贏得獎章。他開心極了,找來畫家以標籤、家徽似的繪畫,製做了很多醒目的廣告。1880年,他請當時的新藝術派藝術家Paul-Louis Janin改建LV家族位於巴黎市郊的宅院與皮件工坊。Vuitton先生對藝術喜好,家族也承襲相同精神。一百多年了,都沒變。
LV結合城市地標的創作都很轟動。例如2005年,LV巴黎香榭大道總店重新開幕之前,他們搞了一個比建築物還要大的行李箱包住店面,有夠超現實;2006年,台北中山旗艦店也要重新開幕,品牌找來林明弘用牡丹花投影,包了「民主紀念館」。那一晚,白牆瞬間變花牆,誰忘得了?
建於19世紀的米蘭艾曼紐二世拱廊(Galleria Vittorio Emanuele II),至今已經130幾年,現代的玻璃穹窿賣場,可以說都有它的風格影響。薛堤在這裡辦裝置藝術展,可見人來人往多熱鬧。
LV本季全新太陽眼鏡系列全透過薛堤的「墨鏡屋」展出,大多為「中性」設計,男女都適合。其中一款Impulsion系列,彷彿「鏡片蔓延到鏡框外」的設計,是本季最搶手的款式。
值得一提,LV膠框墨鏡以醋酸鹽為主材質,並以人手切割及打磨。質料本身會隨著時間變得更亮麗,就像高級皮革一樣。醋酸鹽的特質,也讓工匠能造出精細的玳瑁紋、牛角及獨特的LV格子圖案。
2010.04.30 自由電子報 / 記者方惠宗/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