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安全期真的安全嗎?」「保險套和避孕器哪個效果好?」北市松山家商昨上演一堂趣味性教育課程,四十八名高職生分組玩起「避孕賓果」遊戲,男女生翻著「避孕小寶典」,對照賓果盤的避孕工具,七嘴八舌「連連看」,搶找各種避孕工具的正確知識,有學生則好奇研究起避孕器與保險套。

「有性行為就該有避孕經費!」台灣幸福教育協會昨請到財經專家阮慕驊、敏盛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陳保仁開講。

陳保仁說,國內避孕觀念未落實,每年墮胎數估計是新生兒人數的兩倍,而在去年二十萬新生兒中,就有超過一成是未滿十八歲的小媽媽生出來的。他也估計,中學生可能有八成以上有過性經驗,但家長或老師往往不知情。

值得注意的是,協會訪談許多曾有性行為的青少年少女,不少人竟認為買保險套太貴,而採用體外射精、計算安全期、事後藥等方法,還有人認為事後藥與墮胎的成本比較低,「反正不會那麼衰。」但陳保仁提醒,青少年愛用的事後藥不算避孕藥,只能救急,常用更會影響健康。

學生闖禍 組「互助團」分攤墮胎費

陳保仁也指出,甚至有男學生組成「互助團」,若有夥伴女友不慎懷孕,「兄弟們」就會一起「分攤」墮胎費用。陳保仁還透露,青少年對於避孕觀念明顯不足,嫌麻煩或不敢買保險套,許多避孕想法更超離譜,「有人以為可樂可以殺精子,竟用可樂洗陰道;還有學生覺得做愛後跳一跳,可以把陰道中的精子抖出來。」他無奈說:「對的事,學一次就好。學習正確的性知識,才是保護自己、尊重對方。」

 

2010.04.10 自由電子報 / 記者陳怡靜/台北報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opoftheview 的頭像
    topoftheview

    宜誠鼎峰社區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