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國內醫療院所為了營運招攬民眾做高階健檢,標榜早期發現癌症;但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昨天說,電腦斷層等原本用於病人檢查,卻用於幫健康人檢查,貴又不見得有用,一般篩檢就夠。
和信醫院舉辦創院20年紀念,並發表「癌症大秘密-醫師很想說、你很想問的65個問題」新書記者會。黃達夫表示,親身接觸癌症病友及家屬後,了解到認識、瞭解、預防癌症的重要性,希望透過這本書解決國人對癌症恐懼及疑慮。
癌症從1982年起躍升為國人死因第1位,為了提早發現早治療,各醫療院所、健檢中心引進昂貴儀器推出高階健檢;不過,黃達夫說,全世界都不認同推廣高價位健檢的觀念。
黃達夫以肺癌為例,美國分析發現,曾針對1萬人做螺旋電腦斷層,結果發現有異常者約700人;再經多次檢查、穿刺等,最後只發現30人有肺癌。做穿刺不僅會對人體帶來傷害、風險,黃達夫分析發現,做這些無謂的檢查會浪費10倍的錢。他說,其實只要針對抽煙較多者或有家族史者做檢查即可。
再以對國人威脅較大的大腸癌為例,黃達夫說,有家族史的人要定期做大腸鏡檢查,若檢查2次沒有發現息肉,往後只要5年做1次,一般民眾只需要做糞便潛血。因為台灣糞便潛血陽性率僅2%,再針對這些人做追蹤是否有異常就可。
美國醫界規定75歲以上的老人,不需要再做攝護腺癌篩檢,這是考量後續治療的意義。
黃達夫說,最重要的是不要依靠高階檢查,而是民眾應以1個醫師為中心,醫師了解民眾的生活習慣,再去做必要、適合的檢查。
【2010.04.07 台灣新生報台北訊】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