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花開正盛的密花苧麻。 |
![]() |
春遊台北近郊山林好賞蝶。 |
春天的鯉魚山步道,是一條充滿生趣的生態旅遊路線,春陽下只見蝴蝶在花間翩翩飛舞尋蜜,密林間傳來的是五色鳥規律的叫聲,溝渠邊盛綻的則是密花苧麻花,而在步道沿線還可覓尋金毛杜鵑花蹤,就連鋪地生長的芒萁都美得可愛。
百花綻放的春天,只有置身於寶島山林才能深刻體會。想到領略野花盛綻的春花盛會,可不一定要走訪高山,即使是在台北近郊的山林間,一樣可以欣賞由野花和綠木所打造的台北春天。而鯉魚山步道,就是一條可以賞綠觀花的郊山路線。
春天的台灣山林,就像是欣賞春花的寶庫,許多知名和不知名的木本和草本植物都開花了,其中有開明艷紅色花朵的金毛杜鵑,也有像極了花蝴蝶的華八仙,但更多的是花色不起眼、花朵小巧迷你的不知名野花,它們全都開在一起嬉鬧春天。
在台灣十餘種原生杜鵑花中,金毛杜鵑最是神奇,你可以在海拔百餘公尺的山林中見到它,也能在2600公尺的高山發現它的蹤跡,只要是陽光充足的開闊山坡,還真不難見到它美麗的紅色花朵。走在鯉魚山步道上,步履可別太匆匆,何妨放慢腳步游目四周,那山林間的一抹火紅,大約就是金毛杜鵑的春天傑作。
儘管沒有金毛杜鵑的美色,密花苧麻自有它引人之處,屬於蕁麻科苧麻屬常綠灌木,又稱「木苧麻」,植物密被短柔毛,葉為修長的披針形,每年3~5月間開開長串的磚紅色花,長花串密密繁生,好似要將綠葉給蓋了過去,常見於台灣低海拔的荒廢地、河床和溪畔。與鯉魚山步道相接的大溝溪步道,有大片密花苧麻。
不以花朵誘人欣賞的芒萁,春天以大片鋪地的翠綠吸引人,為裏白科地生蕨,又稱「芒萁骨」、「三叉齒朵」、「毛萁」、「草芒」或「山蕨」,發達的蔓根莖呈長葡蔔狀,密生金褐色絨毛,羽狀複葉,葉背綠白色,葉柄可以編織籃子,也是日月潭傳奇老人張連桂用來編織工藝的主要材料,台灣低海拔山林和路旁到處可見。
【2010.03.30 聯合新聞網/特約記者邱淑玲/報導.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