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分享網站YouTube表示,為服務聽障人士與使用各種語言的網友,將為數千萬支影片加上自動字幕,這很可能是歷來最大的線上語音辨識技術實驗。

這項技術將率先用於英語影片上,其他語言影片將於往後數個月中加入。YouTube產品經理德生裕人表示,使用者可利用Google的自動翻譯服務,將英語影片同步翻譯成其他50種語言的字幕。

德生裕人說:「讓影片更容易收看是我們在YouTube致力達成的目標。」他引述研究的預測指出,2015年前全球聽障人口將逾7億。

YouTube已推動字幕技術多時,已有數十萬支影片使用自動字幕。2008年起,影片所有者可以自行上傳字幕;去年11月起,YouTube為加州大學、柏克萊與耶魯大學等十餘個合作對象提供自動字幕。

Google工程師科恩(Mike Cohen)說,字幕技術已持續發展約50年,在結合Google語音辨識與翻譯演算法技術後,現在終於能大量運用。參與研發語音技術的科恩表示,這項科技正在改進,並逐步修正問題,如口音差異、背景噪音等。

德生裕人指出,自動字幕功能尚未完美,須有「口齒清晰的音軌」,且沒有背景雜音干擾下,才能製作出高品質的字幕。然而影片所有者也可下載自動產生的字幕,改善其精確性,並將新的版本上傳。

Google主管岡多崔拉(Vic Gundotra)說:「這不是完整的解決方案,但仍是邁向解決最終方案的一步。精確地捕捉每個字句有其困難,但有時無傷大雅,有時令人捧腹。」Google軟體工程師哈倫斯坦引用他人發言舉例,語音辨識系統將「Sim卡」誤解為「鮭魚」(Salmon)。

 

【2010.03.06 經濟日報╱編譯吳柏賢/綜合外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