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局新增八項新醫療技術給付,包括原屬自費,用來治療子宮脫垂引起的骨盆腔壓迫,而出現下腹痛等不適的「經腹腔之骨盆底重建術」,也納入給付。中央健保局醫務管理組組長蔡淑鈴昨(二十一)指出,新增八項新醫療技術給付,一年約增加健保3.9億元的費用支出,預估可望嘉惠22萬多名病患。

配合新醫療科技發展及臨床需要,健保局公告新增八項新醫療技術給付,包括「血清酮體定量試驗」、「空腹及口服75公克葡萄糖兩小時後血漿葡萄糖測定」、「鎝-99mTRO-DAT-1腦部多巴神經元斷層造影」、「自體螢光支氣管鏡檢查」、「小血袋無菌分裝處理費」、「經腹腔之骨盆底重建術」等六項。

另,因應若未來出現「塔-99」原料缺貨時,增列「氟-18氟化鈉正子造影」及「全身骨骼掃描-Tc-99m」給付使用。

組長蔡淑鈴指出,其中用於治療子宮脫垂引起的骨盆腔壓迫與牽引症狀,如下腹痛、頻尿解尿困難或尿解不乾淨的「經腹腔之骨盆腔重建術」,原屬自費,也從今年起納入健保給付,估計一年約有五百人受惠,可省上萬元不等的醫療費用。

其他「血清酮體定量試驗」是用在檢查糖尿病人酮酸中毒的狀況。「空腹及口服75公克葡萄糖兩小時後血漿葡萄糖測定」則限於空腹或餐後血糖異常,但未達診斷糖尿病標準者使用。

「鎝-99mTRODAT-1腦部多巴神經元斷層造影」則可提高對巴金森症患者的診斷治療。而「自體螢光支氣管鏡檢查」可用於早期肺癌診斷、手術前確認病灶以決定手術方式及切除範圍,另可用於後續追蹤復發狀況。

且對部分早產兒,遇有問題需輸血時,因仍需嚴格限制輸血量,亦給付新生兒的小血袋無菌分裝處理費,盼透過無菌分裝,降低新生兒輸血感染及危險。

不過,組長蔡淑鈴強調,今年新增的八項醫療給付,有些是新方法、新試劑,有的是比原來的檢驗敏感度好一些,但也並非每個病人都適用,臨床仍需由醫師判斷,認為需要才會使用。

 

【2010.02.22 台灣新生報/記者陳元春/台北報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