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flympics 聽奧

國際奧會有4個奧運家族(Olympic Family):奧運、聽障奧運、殘障奧運、特殊奧運。其中,Deaflympics=deaf+olympics,也就是「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簡稱「聽障奧運」或「聽奧」,其前身是「世界聾人運動會」(Deaf World Games),始辦於1924年,為全球最早舉辦的身心障礙類運動會,每4年舉辦夏季聽奧,迄今已辦過20屆,2009年將在台北進行第21屆競賽。此外,自1949年起,開始舉辦冬季聽奧,迄今也已辦了16屆。

2009台北聽奧9月5日至15日舉行,開閉幕皆在台北田徑場舉行,共有81國3959名選手參賽,包括田徑、羽球、籃球、沙灘排球、保齡球、自由車、足球、手球、柔道、空手道、定向越野、射擊、游泳、桌球、跆拳道、網球、排球、水球、角力等共20種競賽項目。

聽奧有個象徵積極樂觀與力量的標誌,2003年由藝術家拉夫‧弗南迪茲(Ralph Fernandez)設計。它蘊含手語、聽障人士與跨國文化的結合與傳承。由英文OK、GOOD、GREAT的手勢重疊而成的圓,就是聽奧的原創圖樣。這些層層相疊的符號也正代表「團結」的意涵。圖樣中心象徵光彩的眼神,表示聽障人士是靠視覺接觸與他人溝通交流。這個標誌用紅、藍、黃、綠四種顏色,分別象徵亞、歐、美、非等四洲聽障運動聯盟之間的團結合作。

Singlish 星式英語

Singlish=Singapore+English,也就是新加坡式英語,最近星式英語再成話題,因為調查顯示,新加坡年輕人說的英語不夠標準。新加坡政府為了導正新加坡人說不純正的「新加坡式英語」(Singlish)而發起「講正確英語運動」(Speak Good English Movement),如今已邁入第10年。

但去年對一千多名年齡在15到39歲的新加坡人進行調查,結果10個人中有4個認為沒必要說標準英語,因為即使講的英語so so,他們也能溝通,不會造成生活上的困擾。調查也顯示,25至29歲接受調查的年輕人,有近半認為,自己的英語水準已經達到標準,不需要改善。

講正確英語運動主席吳奕慶就說,許多新加坡年輕人沒有太大的動力想講標準英語,因為即使英語說不好,只要同儕之間可以溝通理解,就馬馬虎虎無所謂。吳奕慶還表示,和新加坡人比,在新加坡工作的外國人更願意學習和使用標準英語;遺憾的是,外國人在本地學習和使用標準英語遇到困難,因為他們身邊的新加坡人,不願跟他們講標準英語。

吳奕慶指出,今年的講正確英語運動,主要鎖定青少年,首度針對18至29歲的年齡層製作網路連續劇,希望透過部落格、Facebook和Twitter等新媒體平台播出,吸引年輕人理解講正確英語和溝通的重要性。新加坡「海峽時報」所屬的行動媒體STOMP,也將推出旨在改善新加坡人英語的比賽,由參賽者拍下用語不當的指示牌,並提出修正建議,然後把照片和建議以電子郵件寄給STOMP 參賽,比賽將由網友公開投票,選出優勝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