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國際著紅衣日」,提醒婦女注重心臟健康!尤其心臟病高居台灣女性死亡排行榜第二名,女性罹患心臟病與男性多所不同,甚至有非典型症狀,建議有異狀或高危險群的民眾,應抽空到醫院看診。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姜智耀昨天指出,美國心臟學會將2月5日訂為「國際著紅衣日」,號召女性穿紅衣關注彼此健康。

他解釋,國外研究,男女心臟血管疾病不論是發生的年齡、風險因子評估、症狀、診斷或治療均有差異。

姜智耀說,女性心臟病發年齡比男性晚10年,約在更年期後發生;一般認為,總膽固醇高於200ml/dl是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但多項研究顯示,女性總膽固醇原本就比男性高,判斷風險時,必須將好的膽固醇列入考量,越多越能減少心血管疾病。

另外,罹患糖尿病的女性得到心臟病的風險,是一般女性3至7倍;罹患糖尿病的男性得到心臟病風險,則是一般女性的2到3倍,因此,糖尿病的女性患者須對心臟病提高警覺。

姜智耀強調,女性心臟病患者較易出現非典型症狀,例如不尋常疲憊感、消化不良、背部疼痛、牙痛、下顎痛、頭痛、作嘔、暈眩;研究也顯示,胖在腰圍(蘋果形)比胖在大腿或臀部(梨子形)的女性更易罹患心臟血管疾病。

姜智耀建議,婦女有病痛卻找不出原因,可到心臟科門診檢查。另外,女性若抽菸、高血脂、直系血親有中風、心血管家族史、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均為心臟病高危險群。

 

2010.02.05 自由電子報/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