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哥本哈根氣候變遷會議12月7日至18日舉行期間,媒體上常出現UNFCCC這個落落長的英文縮寫,令人望而生畏。所謂UNFCCC是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也就是「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的英文縮寫。在這次會議中,與會各國就是試圖討論出新的全球氣候協定,以取代2012年到期的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可惜經過13天馬拉松談判並加開臨時會議後,因大國強渡關山,小國自覺遭到出賣,只通過不具法律約束力的「哥本哈根協定」(Copenhagen Accord)。

UNFCCC執行秘書波爾(Yvo de Boer)會前多次重申,哥本哈根會議必須白紙黑字明定4件事:工業國高企圖心的2020年溫室氣體減量目標;開發中國家限制溫室氣體排放成長的計畫;富國資助窮國因應氣候變遷的明確短程至長程計畫;一個管理和分配前述資金的架構。氣候變遷被認為是對全球環境和永續發展最嚴重的威脅之一,可能對人體健康、食品安全、基礎建設、經濟活動、生物多樣性和自然資源等產生衝擊。舉例來說,越南將是受氣候變遷影響最大的國家之一,國際自然資源保育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Nature)證實,只要海平面上升1公尺,就會淹沒越南超過6%的區域,造成逾1千萬人民無家可歸。世界上大多數科學家都同意,因人類活動而排放到地球大氣層的溫室氣體濃度上升,是導致氣候變遷的主因。惜因美、中等主要國家未承諾排碳量要減多少而未能通過UNFCCC。

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江陳會登場,ECFA成為媒體及藍綠關注焦點,其實一般人對ECFA(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也就是「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到底是什麼,仍一知半解。簡單來說,ECFA相當於香港版的CEPA(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s)「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主要是要讓台灣商品得以免關稅進入中國市場,擴大產品在中國市場占有率,同時台灣也必須提高免關稅商品的比例,並大幅開放市場給中國。因此,ECFA適用範圍只限兩岸,內容可能包括商品貿易(排除關稅和非關稅障礙)、服務貿易、投資保障、智慧財產權、防衛措施、經濟合作及經貿爭端的解決機制等。

與一般民眾切身相關的問題有三:(一)對少數產業有利,對特定產業卻無益;(二)薪資增加與失業率問題;(三)吸引外人直接投資來台。目前雖然兩岸都是WTO成員,要推動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彼此經貿往來仍有諸多限制。區域經濟整合是全球的重要趨勢,與中國大陸簽署ECFA有助台灣與他國洽簽雙邊自由貿易協定,並可避免台灣在區域經濟整合體系中被邊緣化,進而促進我國經貿投資「國際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opoftheview 的頭像
    topoftheview

    宜誠鼎峰社區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