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阿凡達(Avatar)創造了一句簡單有力的對白,男女主角最後互訴「I see you」,導演詹姆斯‧卡麥隆在領取金球獎時也套用這句經典台詞。這已經在英語世界和非英語世界掀起討論,他們為什麼不說「I feel you」或「I love you」而用「 I see you」? 到底「I see you」是不是美國人日常用語?答案是No,但在阿凡達上映之後,答案已經變成Yes! 

美國一篇影評寫道:當阿凡達影片中的角色在心靈交會的時刻,想表達內心最深沉的感受時,常會脫口而出,說「I see you」。導演卡麥隆用這句簡單對白,表達他們之間的密切關係,同時讓電影對白滲透到通俗文化中。他先前導的《鐵達尼號》中的「I'm King of the World!」也成為經典名言。卡麥隆要界定一個新紀元,「I see you」不是無意間脫口而出的一句話,而是刻意創造出來的流行話,往後十年,在婚禮上,可能都可以聽到新郎新娘深情互望,互相吐出一句「I see you」。 

但「I see you」到底怎麼譯?「我感受到你」?「我懂你」?「我明白你」?在影片中傑克和奈特莉經常用辮子互相碰觸接合,彼此的頭髮像有生命般,在空中互相糾結纏繞,非常唯美,有如數百條發著微光的神經,像柳樹般圍繞著他們,恣意飄動,兩人的神經系統直接相連的強大力量,是傑克從未體驗過的。傑克感受到奈特莉的存在,透過她的眼睛看到了自己,這就是所謂的「I see you」。兩個相愛的人,可以用眼光穿透對方的肌膚,直視彼此內心,所以可能譯「我看懂了你」最貼切。但這三個簡單的英文字,即使不譯,老嫗能解,可以想見,I see you,應該也會很快成為流行的外來語。 

cyborg生化人

cyborg俗稱機械化人、改造人、生化人等,也就是機器化生物,是以無機物所構成的機器作為身體一部分的生物,包括人和其他動物在內,通常是想借由人工科技來強化生物體的能力。英文cyborg是「cybernetic organism」(自動化生物體)的合體字,代表任何混合了有機體與無機體的生物或半人半機械的生化人。這個名詞普及是由於曼佛列德.克萊恩斯(Manfred E. Clynes)與納森.克萊恩(Nathan S. Kline)在1960年使用它來稱呼他們想像的一種人類,這些人類經過強化之後能在地球以外的環境中生存。他們之所以會提出這種概念,主要是由於當人類開始探索航太新領域時,人類與機械之間某種親密關係將成為必要。主要以人的生物機能(organism)為基礎,與人為運轉機制、機械裝置之間結合而成的機體。 

根據這個詞的定義,其實有一部分人早已變成改造人了,例如一個配帶心律調節器的人可能會被認為是改造人,因為如果失去那個機械,他就無法生存下去。而在一個比較極端的案例中,衣物也可以被視為一種機械化的皮膚;我們借由建構出一些原本在那些環境中不存在的事物,才能夠在各種環境中生存下來。但因為其定義可能包括某些使用生物組織和基因的仿生人和生物電腦,所以在定義上有爭論的餘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opoftheview 的頭像
    topoftheview

    宜誠鼎峰社區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