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兩岸紅十字會正在金廈兩地舉行紀念「金門協議二十周年」活動。
一九九○年九月十一日,「金門協議」簽成,就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遣返刑事犯等達成共識;這是一九四九年兩岸分治以來簽訂的第一個協議。當時,還沒有海基會及海協會,試回顧當年的一個場景:
大陸紅會人士乘船駛入金門新湖漁港,我方紅十字會人士以小船接駁;來人彼岸紅會秘書長韓長林,登上小船入艙一看,認出是此岸紅十字會秘書長陳長文,旁邊還有一名白面書生……。這像不像武俠小說中武林大會的場景?
後來,有了海基、海協兩會,後來又有辜汪新加坡會談,簽署了「兩岸掛號函件查詢、賠償協議」等……;一晃二十年,兩岸直航周年達一萬五千班次,實載客量達五百二十萬人次以上,且在今年簽成了ECFA,兩岸中央政府官員亦開始直接會面……。來人入艙抬頭一看,裡面坐著一名白面書生(我方鄧定秩中將)的場景,如今已成歷史追憶。
當年參與「金門協議」的國台辦前交流局長樂美真說,兩岸在下棋「博弈」,也要「覆盤」。也就是應該把下過的棋局重擺一次,以總結關鍵步驟的得失。其實,二○○八年出現的兩岸機遇期,正是兩岸朝野對過去二十餘年進行「覆盤」所獲成果;其間,李扁的政治操作,與北京的文攻武嚇,在今天看來或許皆是不可避免的必然過程,經過潛心「覆盤」,才有了「不統/不獨/不武」,才有了「和平發展」。
金門是一個「覆盤」的最佳處所,若能重「覆」五十萬發炮彈的落點,就應能找出兩岸雙贏之路。
【2010.09.22 聯合報╱黑白集】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