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身處密閉性建築,常出現頭痛、嗜睡、噁心、無法專注等「病態建築症候群」。 根據環保署委託台灣大學園藝系教授葉德銘所做研究顯示,在室內擺設適當植物,可有效減低空氣汙染,也是改善室內空氣品質最自然的方式。
葉德銘從去年7月至今年3月進行研究。發現公寓式住宅放置室內植物後,二氧化碳濃度最高可下降18%,落塵量最高可下降35%,甲醛濃度最高可下降46%。集居式住宅放置室內植物後,落塵量最高可下降56%、甲醛濃度最高可下降25%。大廈式住宅放置室內植物後,二氧化碳濃度最高可下降18%,落塵量最高可下降69%,甲醛濃度最高可下降50%。新裝潢住宅完成油漆、搬入組合櫃等傢俱時,甲醛濃度高達0.8ppm,放置多種不同的室內植物6天後,甲醛已無法檢出。
研究也顯示,不同場所應擺設不同植物。大門及玄關人來人往,落塵較多,適合擺設非洲堇、皺葉椒草、白網紋草、大岩桐或盆菊;客廳是家人聚集場所,二氧化碳濃度較高,加上窗家具、牆壁塗漆會釋出甲醛甲苯等,可配置馬拉巴栗、非洲菊、聖誕紅、黛粉葉、白鶴芋、波士頓腎蕨。
書房的木製書櫃、電腦螢幕會釋放甲醛、苯和三氯乙烯,適合放置常春藤、袖珍椰子、竹蕉及檸檬千年木;臥房中的寢具、衣櫃會產生甲醛,可放置蔓綠絨、波士頓腎蕨、常春藤,也可搭配觀賞鳳梨、蝴蝶蘭,降低臥室夜間二氧化碳濃度。
研究也建議,烹飪會增加落塵、甲醛及二氧化碳,廚房適合放置觀賞鳳梨、馬拉巴栗、嫣紅蔓及波士頓腎蕨。浴室與廁所氨、二甲苯及甲茉含量高,可擺設蔓綠絨、黃金葛及虎尾蘭等植物。
【2010.09.18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