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聯合報連續發表社論,為和平維護兩岸現狀,提供制度與法理論述。ECFA簽定後,北京加強政治促談壓力,此間輿論界掀起維護中華民國的熱潮。如此將中華民國當成統獨擋箭牌的前提,是中華民國的台灣化與政權化,對國民黨固然合情合理,不過要警惕一廂情願以為對岸可接受或默認。

依照九二共識,台北所謂一個中國,是指1912年建立、但目前由兩岸分治的中華民國。然而,今天國民黨則透過馬英九多次聲明,具體指台灣就是中華民國。民進黨則明白把中華民國當成借以上市的外殼。這樣的中華民國,當然不再是九二共識的一個中國。於是如何說服北京接受,就成為國民黨重要課題,這是聯合報提出連結論的背景。

連結論所循思路,類似過去陳水扁與宋楚瑜以「真誠」兩字互勉時的設想。即以宋楚瑜所持中華民國就是一中的立場居間,用中華民國連結陳水扁,用一中連結大陸。適逢反分裂法通過,此約獲華府諒解,於是陳水扁的台獨與北京的一中之間得以宋楚瑜作為人身過渡。但人算不如天算,連戰先一步到大陸完成國共和解之旅,陳水扁自不願步人後塵而撤議。

不論親馬智庫亞太和平基金會或聯合報,為維護現狀而熱心於連結,台灣化的中華民國是他們共同基礎。根據他們連篇累牘說明,應先把台獨勉強能接受的中華民國守住,才有和平可能。簡言之,台灣化的中華民國還不算台獨,但須保留邁向台獨的可能,才有機會保住未來往統一發展的可能。亦即,中華民國將來台獨化的機會愈大,今天就愈能保住中華民國,則統一的願望尚可不絕如縷。

聯合報幾次社論明白假定,中華民國不含大陸,據此便能進而主張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是一部分中國,但社論認識到需把中華民國與一中連結,乃將現狀詮釋為統一,方能對北京交代。在台灣化的現實與連結一中的論述間如此徘徊,北京豈能參與?前此解放軍頭目羅援公然指控馬總統是和平分裂,顯已警覺。但值北京對台親善政策甫行,因此投鼠忌器,也就縱容以反台獨自詡的國民黨外圍,戮力以中華民國與國民黨政府的相互維繫來定義現狀,保存和平。

對北京而言,這些法理論述的現實意義必然是,台灣化的中華民國已成實質統一之障礙。北京如要追求統一,便不能再思保留中華民國。影響所及,甚至須反思當前外交休兵還有無必要。

簡言之,北京得放棄統一,並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權不及台灣,才可參加連結論、屋頂論。若不放棄,自須籌謀對策,則不出幾年必有回應。苟如香港回歸前與港英談判破裂,北京或恐擺脫現狀,另起爐灶,勢將背離維護中華民國的初衷遠矣。

 

【2010.09.15 聯合報╱石之瑜/台大政治系教授(台北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opoftheview 的頭像
    topoftheview

    宜誠鼎峰社區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