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哈德森研究院(Hudson Institute)學者約翰李(John Lee)撰文表示,中國在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同時,即將落入經濟「失落的十年」,所承受的痛苦將比日本大得多,因制度不夠成熟完善,大多數中國人無法享受經濟成長的果實。
這篇「如果中國更像日本就好了」的文章指出,中國很快就要承受自己「失落的十年」,中國將出現一個日本式的經濟低迷時期,由於中國與日本的經濟發展模式相近,以日本當下的經濟現況反映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看法是可信的,不過如果中國步上日本經濟遲緩的後塵,所帶來的痛苦將會大得多。
日本經濟衰退對該國人民與政府來說是個緩慢、舒適的過程,在日本經濟面臨停滯前,就一直有專家提出警告,因日本過度依賴出口與固定投資帶動成長。一般認為日本的優勢來自於自民黨長期執政得以進行長期政策的執行與思考,加上日本民眾勤奮、聰明、負責等有利條件,日本因此能夠順利轉型、達到長期發展的目標。
國內消費比重降 放款暴增
中國現在也走上日本的道路,考慮降低對出口與固定投資的依賴,以國內消費提振成長,但事實上中國國內消費比重下滑,由一九八○年代的五十%降到二○○八年的三十六%,為了因應金融危機,銀行放款暴增,中國對無法持續長久的經濟成長模式的依賴越來越深。
加上兩個國家制度差異太大,對中國來說更不是一個好預兆,當日本經濟出現低迷時,包括法治、產權、政治制度等都已經穩固建立,雖然日本經濟被稱為國家主導型,但民間部門可獲得該國約四分之三的資金,中國的情況大不相同,產出只佔總產出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國有企業卻擁有全國資金的七十五%,前兩年銀行大量放款的期間,國有企業獲得超過九十%資金,民間只獲得五%,在中國,只有少數有關係的圈內人受益。
經濟成果 多數人無法享受
約翰李說,由於絕大多數中國人沒有分享到經濟的好處,這將對社會與政治穩定產生很大的影響,我們正在目睹一支非常脆弱的力量崛起。
2010.09.05 自由電子報 / 編譯劉千郁/綜合報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