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眼睛疲勞、改善及預防眼疾、消除眼袋及黑眼圈、減少臉上黑斑及皺紋,熨目術源自按摩手法,方法簡單、操作方便,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無論男女老少,看圖就能學會;站著、行走間、或坐或臥,只要持續練習,就能改善黑眼圈等症狀。
熨目疏通眼部經絡,利用雙掌擦熱後反覆摩拭雙眼
熨目源自按摩手法又名拭目、揉眼,將兩手掌擦熱後,利用手掌或手指進行直線,或螺旋反覆摩拭雙眼的保健方法。對於眼睛保健、緩解眼睛疲勞、預防眼疾很有效果。相傳中國古代的長壽者彭祖就經常熨目、拭鼻保養身體。《諸病源候論‧目暗不明候》亦有「雞鳴,以兩手相摩令熱,以熨目,三行,以指抑目,左右有神光。令目明,不病痛。」的敘述。
近年來,尤其近視、老花眼的比例愈來愈高,熨目是專門改善眼睛疾病的手法,方法簡單,操作方便,無論男女老少,看圖就能學會;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站著、行走間、或坐或臥均可練習;動作自主掌握,柔和平穩,無副作用。
熨目法是以中醫的「臟腑學說」、「五輪學說」為理論基礎,以「經絡論」、「氣化論」為依據,根據長久實踐經驗總結而成。其保健理論有兩個方面:一是以手熱敷眼部並按揉眼部穴位,可以疏通經絡,緩解疲勞;二是反覆摩擦掌面可以有效按摩魚際、勞宮和少府3個手三陰經的穴位,通過經脈的廣泛聯絡而作用於目。西醫將其作用歸功於局部的熱效應,可以改善微循環而緩解疲勞。
中醫把眼與臟腑的關係總結為「五輪學說」。將眼部由外至內分為胞瞼、兩眥、白睛、黑睛、瞳神五部分,分別內應脾、心、肺、肝、腎五臟,命名為肉輪、血輪、氣輪、風輪、水輪。中醫理論認為輪屬表,臟屬本,眼為肝之竅,又為五臟精華所現,因此眼病與五臟均有關係。人體臟腑的精氣上注於眼,並使眼與全身活動統一協調,而各種致病因素也會通過經絡的聯繫,從眼部傳入臟腑,或從臟腑傳入眼,而在眼或臟腑反映出病變來。
因此,熨目在健目和改善眼部疾患的同時,疏通眼部脈絡,調整五臟六腑之氣血和平,內養精氣,使全身免受「七情」、「六淫」干擾,充分得到精、氣、血、津液的滋養,進而達到扶正祛邪,防病抗病。而市面上販賣的「保健目鏡」或者用暖水袋、熱毛巾之類的熱敷,儘管也有局部的熱效應,但還是不如傳統的熨目術作用全面,而且簡單易行。
熨目保健最理想的方式是與拭鼻動作結合一起練習。所謂拭鼻,就是用手掌或手指擦拭鼻外部和內部經絡,改善鼻部血液循環,使鼻腔通暢的一種自我保健(詳見本書P.94「拭鼻保健康」)。
傳統醫學認為,肺開竅於鼻。意思是,鼻的通氣和嗅覺功能,主要依靠肺氣作用,肺氣和,呼吸利,鼻的嗅覺才能靈敏。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因風寒、風熱或其他過敏性因素,而出現的慢性鼻炎症狀。不僅鼻塞、鼻癢、嗅覺減退,而且容易因為呼吸不暢而引起頭痛、頭昏、精神萎靡不振等症狀。
【文、圖/摘自《〔圖解〕手法自療養生大全:一看就會的22種中醫延壽法》/自療養生手法編寫小組著/野人文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