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這兩天舉行氣候變遷國際高峰會,邀請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歐斯壯及日本能源專家,從不同層面探討因應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及節能減碳等重要課題。與會大師及專家提供了很多的寶貴建議及作法,關鍵在於人人都能為環境盡一份心力;人人之中,當然包括擁有分配權的政府,但政府要做的可不只是隨手關燈、節用衛生紙、不穿西裝省冷氣,還要從更宏觀的視野,思考更具外部公共意義的政策,例如綠稅。
馬英九總統曾在2008年政策白皮書許下推動綠稅,讓台灣成為全球綠色公民的承諾。一晃眼,兩年過去,台灣在溫室氣體排放及因應氣候變遷政策的表現,卻是一年不如一年。根據國際環境智庫2009年公布的評比,台灣2010年抗暖化展望總評比,從「中等」調降到「差勁(poor)」,全球排名從第32名滑落至第47名,不僅落後南韓,甚至與碳汙染大國中國大陸與美國並列後段班。
台灣是出口導向的國家,製造業是經濟命脈,當經濟與環保被放進同一命題時,政府的難為可以理解。最近,苗栗大埔徵地衝突、中科三期停工處分、中科四期相思寮徵地事件、國光石化在濁水溪岸設廠爭議,以及雲林六輕大火的公安意外等,種種環保與經濟勢不兩立的抗爭,對照政府閃爍其詞的反應,實令人擔心這種不確定性將成為經濟發展的最大變數。這不是政府應有的態度,更不代表只能在兩者之間拉鋸,愈來愈多的國家選擇以稅制做為緩衝的平衡點,並有成效。低碳經濟是發展經濟卻不必犧牲環境的新顯學,而綠稅正是重要推手。
京都議定書將在2012年驗收工業大國第一期承諾減碳目標,台灣雖非京都議定書的簽署國,但排名世界第18大貿易國,台灣人均碳排放量更是亞洲第一、全球第18。據評估,台灣每賺進1美元,就向天空排放0.5公斤的二氧化碳,缺乏資源的台灣靠出口創造財富,但提升GDP的背後也意味著偏高的排放,在後京都時代來臨時,將會遭到國際以課徵碳關稅等貿易手段制裁。政府若再不警覺台灣該為環境盡一份地球公民的責任,重經濟、輕環保的結果將是雙輸。
使用者付費的稅費制度,具有改變產業及消費習慣的強大能力,已被多次驗證。近者如台灣,台北市實施垃圾費隨袋徵收措施,促使北市垃圾減量六成;遠者如丹麥,自1980年代開始扶植綠能產業,不僅採取高油價政策,也課徵碳稅,丹麥的國民所得未曾因此稍減,農業與風力產業更是全球聞名。事實證明,防制能源被不當或過度使用,最有直接效果的方法就是價格機制。
就稅費精神而言,台灣不是沒有綠色稅制,只是問題重重。油氣類貨物稅、汽燃費都是對能源及使用者課稅,一年稅收雖近千億元,但因多數不是統籌統支,能源稅收散見各部會的小金庫,以致各行其事,使政府失去整合綠稅財源、推動低碳經濟的籌碼,也無引導產業將外部汙染成本內部化的能力。而台灣長期採取的低價能源政策,能源使用效率偏低,也坐實環保界「用汙染換成長」的指控。
行政院賦稅改革委員會2010年初完成任務編組退場後,20項改革議題至今只有「綠稅」走向不明。2010年即將過去,台灣對抗暖化的政策進展三年來一路掛零,國際評價是「差勁」。賦改會委員提出十年為期的能源及環境稅主張,要以綠稅負擔刺激產業轉型,再用綠稅收入協助能源使用者調降所得稅的雙重紅利計畫,原為兩全其美之策,但遭行政院喊卡後再無下文。綠稅是馬總統的承諾,政府不能兩手一攤,毫無作法。
【2010.08.26 經濟日報╱社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