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可以讓一座城市美好進階,變得更有國際感,或是變得更有幸福感。這雙城的市民有著不同的追求,來往之間,我的台北已經改變,就像再也回不去沒有到過北京的我。

     已經不是第一次,我拿著登機牌一邊跑路一邊生悶氣,此刻我深信,北京T3航站任意兩點登機門之間,存在了世界上最近在咫尺的距離。作為一名旅人的Norman Foster不知道是否會與我同感,但作為一名建築師,我理解他在中國被要求蓋出史上最大機場的苦楚,這機場之大簡直已經失焦,人在其中失去了相對應的比例,比一個飲水機還難被定位,比一個垃圾筒還要渺小。

     其實走出機場,這座城市的漫無邊境,同樣會令人發出芸芸眾生,唯我比垃圾筒還渺小的感嘆。路是筆直的,方向是確定的,東南西北相當具體,只不過此時此刻,你人在哪裡?何時才能趕到最正確的座標位置?日日尖峰時刻,開車從東邊的新國貿三期到西北的新中關村,至少需要兩個小時,想想從前由宮裡騎馬到頤和園,大約也就是兩個鐘點吧?這座現代的城裡,視覺的移動已經與國際接軌,但時間的移動仍舊超級古典。

     慣習了這種測量與移動的方式,突然回到桃園機場,哪怕硬體只能堪比二線城市,但是真好,至少你知道五分鐘後就可以走到出關口,知道20分鐘以內就可以坐上小黃,搭上返家的列車。但接下來的幾天,我卻在台北城裡完全失去了定位和座標能力,到敦化誠品為何不用10分鐘?到烏來怎麼不需要一小時?望著熟悉的街景我想不起這一條是接哪條,在鼎泰豐排隊不覺得要等很久。友人說「你在紀伊國屋等我一下,我堵車還要一會兒才到」,但我第二本雜誌還沒翻完她就到了,真讓人懷疑這堵車是真的嗎?

     對於我親愛的台北,這無法具體感受的距離讓人特別焦慮,匆匆趕到永康街想要好好補課,結果依舊不甚理想,從前可以消磨半天的小巷,卻不知該看什麼、找誰搭訕、吃什麼新的好吃。接著來到微風超市,同樣相當挫敗,進口食品原來都換過一輪了,貨架排列也不一樣了,連想買一包黃日香豆乾都找不到。我媽說黃日香微風哪有全聯才有,我堅持以前有,說完自己都心虛,以前的我都是在微風買日本餅乾來的,哪真有買過黃日香呢?

     在北京就立誓回台北一定要好好吃麵包、甜點吃到過癮,幾天下來發現每一家麵包店門面都拉皮了,頗有日本或巴黎的西點店風,但一款款珠寶般漂亮的糕點,讓人不知該如何下手。好友唸小三的女兒向我介紹:「現在最流行的就是吳寶春的麵包喔!」聽完我一臉黑線,我只記得有個京劇演員叫李寶春……

     懷抱著一袋現在台北最好吃的泡芙與布丁,我又將返回京城。我發現五年可以讓一座城市美好進階,變得更有國際感,或是變得更有幸福感。這雙城的市民有著不同的追求,來往之間,我的台北已經改變,就像再也回不去沒有到過北京的我。

 

  • 2010.08.18 中國時報 / 馬念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