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岸都發生了石化業的公安意外。南京市人口稠密地段的一家塑膠廠發生了丙烯管道爆炸,至少12人喪生,工廠外數百人受傷。吉林市驟雨沖刷使裝有三甲基一氯矽烷的上千個原料桶被沖入松花江,連下游的俄羅斯都擔心水質會被汙染。台灣麥寮台塑六輕煉油廠的重油加氫脫硫製程中,重油外洩發生爆炸和大火,引起大量的民怨。

     石化產業的經濟重要性

     石化業是重要的產業,化學肥料、人造纖維、清潔用品,以至於裝潢油漆、娛樂設備、醫療藥品及化妝品等食衣住行必需品都與石化業脫不了關係。最新的生化科技,連人造皮膚、器官、有機縫合線,也都是石化製品。資訊、電子、汽車工業等策略性工業,精密產品的硬體部分如零件、外殼、輪胎、化學品,也有6、7成來自石化業。

     石化業在70年代扮演台灣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到今天占台灣GDP比率約還有1成,就業人口也有7、80萬人。但是,石化業的汙染太可怕,台灣社會已經熱烈討論「台灣是否還需要石化業?」經濟部長施顏祥說:「若未來20年內不興建新的輕油裂解廠,台灣乙烯自給率將會從目前的8、9成下降至6成,這個缺額將要透過進口替代方式,但乙烯價格高、運輸成本貴,進口非長久之計。」

     其實經濟問題,除了看產值、生產成本,環境汙染的社會成本應要整體考量。過去,產品、銷售利益歸廠商,但汙水、髒空氣等環境破壞都由社會來承受。這是廠商生產造成的「外部性」。因為廠商私人的成本遠小於加上汙染的社會總成本。在生產的邊際成本遞增下,生產過多,造成社會資源錯誤配置與過多汙染。

     應計算汙染的外部成本

     政府的角色,應糾正這一不合理的現象;例如,以開罰手段強迫廠商加裝廢水廢棄的汙染處理。這就表示把汙染的外部成本內部化。廠商要承擔整體的損益,經過精算做出最適的生產。但是這樣的設計仍有盲點,因為廠商只要符合汙染的管制,就可以一直生產,使累積的汙染量最終仍造成社會環境過度的破壞。

     環境經濟學的研究建議,政府主導「汙染權拍賣市場」。例如依照《京都議定書》、國家發展策略,計算社會的總汙染,將汙染的配額拿出來拍賣,廠商甚至環保團體都可以來購買。廠商生產,必須符合排放總量,不會形成過多的汙染。環保團體,也不是只能被動抗議,而是可以主動購買汙染配額,消弭汙染。

     兩岸離「汙染權拍賣市場」的觀念都還很遠。現在至少要先外部成本內部化,將汙染、爆炸、傷害成本都算進去。現代化的生活不能沒有石化業,但得想辦法讓石化業與社會和平相處。因此制定嚴格遊戲規則,甚至以重罰的手段讓業者心生警惕,才能兼顧環保與經濟發展。

 

(作者

  • 林建甫
  • 為台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副院長、台灣競爭力論壇總召集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