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文建會改制文化部,文建會主委盛治仁在七月廿二日宣布,在一年半後,正式成立「國家人權博物館」,使命定位在「人權」,組織位階提高為三級機構,下轄綠島、景美兩座園區。

回看台灣和環顧世界,這都是一個重大決定。其一,景美與綠島園區歷史意義重大,不只承載政治受害難者記憶,也是民眾人權教育重要素材。兩座園區歷經政黨輪替,名稱不斷更迭,發展方向搖擺不定,且分屬不同單位,組織定位不明,既無固定編制及經費配置,也缺乏橫向聯繫,動輒引起社會騰議,難以擘畫長遠發展政策或累積專業成果。其二,人權已成普世價值及國際互動基本準則,我國甫於去年通過「公民與政治權利」和「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兩項國際公約簽署,正式進入國際人權體系。此時此刻正是重新審視,改善台灣人權環境,大步邁向嶄新階段的關鍵時機。

看過《美麗人生》或《戰地琴人》等電影的觀眾,很難不為納粹政權下歐洲猶太人的悲慘命運深深動容。《打不倒的勇者》銀幕上,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在陰暗狹隘牢籠裡獨自奮鬥的身影,也讓人久久難以忘懷。如今,奧許維茨集中營和羅本島監獄都已被聯合國指定為「人類遺產」,羅本島博物館每天約一千人參觀,奧許維茨集中營每年參觀人數近百萬,華盛頓的大屠殺紀念館年度觀眾更達兩百萬。

今年七月三日,英國女皇造訪溫尼伯(Winnipeg),主持加拿大國家人權博物館奠基典禮。這是一座由民間發起,加拿大各級政府、私人企業和民間基金會共同出資興建,且是透過國會投票,在原有《博物館法案》中增列條款,近卅三年來首次在溫哥華以外地區興建的國立博物館,預計在後年正式開放。它自八年前籌備以來,在使命和目標、籌建委員會組成、經費籌措、館址、經營模式等各個面向爭議不斷,主事者艱辛備嘗,如今終能如願啟動,令人感佩。我國國家人權博物館之籌備可上溯至民進黨執政黨初期,當時和加拿大在這個議題上,是同時站在起跑點上,八年蹉跎,思之感傷。

國家博物館的建設,是個困難的決定。首先,經費龐鉅,內容經緯萬端,牽涉到土地取得、建築與庭園設計與博物館各項專業,需要縝密規畫,步步到位,才能永續經營。其次,如何掙脫意識形態枷鎖,廣諮博採,尋求社會共識,讓它成為一座回顧台灣民主自由發展歷程,讓觀眾感動、感念與感恩,值得台灣人驕傲的博物館,更是一大挑戰。

台灣的民主能夠走到今天,得來不易,我們需要一座博物館,向子孫與世人好好訴說我們自己的故事,國家人權博物館給了我們站到世界舞台的絕佳機會。

 

(作者為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